庐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的心会随着画家的尽情描绘而彻底舒展,尽
TUhjnbcbe - 2023/6/26 22:35:00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一种雄奇让人梦寐以求,有一种壮美让人百寻不得,但当这幅4.4米×1.8米的鸿篇巨制徐徐展现在你眼前的时候,或许你会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的慨叹:“找到了,找到了,终于找到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应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了,千百年来人们读它,背它,感受着它,想象着它……而《早发白帝城》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好像就是久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幅图画,随着诗仙的千古绝唱喷涌而出,一泻千里,蔚为壮观……此时的长江三峡即是自然的造化,更是艺术的奇迹,你的心会随着画家的尽情描绘而彻底舒展,尽情沉醉。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年6月,两位年过古稀的山水画大家秦岭云、姚治华怀着对母亲河的深深挚爱,开始合作这幅《早发白帝城》,但画了一半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而暂时搁笔。十年之后,姚治华先生的学生郑碎孟运笔补景将这幅巨画完成。姚先生在画中题记上称自己的爱徒是“游三峡七百多次,十年住在邮轮上的‘画三峡专家’”。年,郑碎孟登上维多利亚公司的豪华游轮,成为住船画家。游轮长多米,宽20多米,上下五层,以接待美国游客为主。除了非典期间和每年春节,碎孟几乎十年如一日,在游轮上壮游长江。多少个和风骀荡的春日,多少个阳光璀璨的夏午,多少个落叶缤纷的秋晚,多少个雪花飘舞的冬夜……碎孟都静静地极目远眺两岸风光,为母亲河的美所深深陶醉,并深感这种美取之不尽,画之不竭。碎孟“搜尽奇峰打草稿”,阅遍万水绘蓝图,忘我地投入到那一片片无穷无尽的大山水之中……碎孟同笔者讲:“那时候把所有的事情都抛到九霄云外,心里头一点杂念都没有,想的就是怎么把长江画好,怎么把三峡画美。

碎孟虽年近半百,但人长得颀长精干,玉树临风,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十多岁,而且谈笑间像孩子般纯净。他带有浓浓温州乡音的普通话,使笔者听起来颇有些费劲,但一谈起艺术来,谈起三峡创作来就流畅自然了许多:“两位老师画了《早发白帝城》前山近水,我画了后山远水,中国画最讲究笔墨的碰撞,笔墨的韵味,老师们画得雄伟壮丽,大开大合。我就要画出远山如黛,意犹未尽的感觉……”老师们画前景浓墨重彩,给人以巨大的视觉震撼。碎孟画远景淡渲轻染,又让人感觉如梦似幻,对此山此水留恋无限。墨分五色其变化精妙而细致入微,碎孟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而在画面上碎孟用了大片大片的花青色,使得画面显得幽深而清爽。又用赭石色点缀的小船和村居,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宋代大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一书中,提出三远法即“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而碎孟补画这幅巨作的时候,正是严格遵守了“三远法”,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景,打破了一般绘画以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碎孟早年曾下苦功研习过西方油画,深得其妙,并运用其国画创作中,使其作品赋予光影透视的美感,意境也更加朦胧缥缈。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25岁时,辞亲去国,仗剑远游。但其对巴蜀故乡依旧深情满怀。而故乡的山山水水也一样让碎孟*牵梦绕。年,碎孟出生在浙江温州乐清垟心屋。当时正值“文革”,打到孔孟之风正盛,碎孟也被父母起了这么一个颇具时代特色但是又很特别的名字。碎孟的故乡背倚中雁荡山,南邻瓯江,青山秀水,如诗如画。而碎孟的祖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书画匠,乡亲们婚丧嫁娶需要写写画画的时候,就会首先想到老人家。而除了祖父外,碎孟家中的长辈和兄长皆善丹青。小碎孟耳濡目染,勤学苦练,一门心思琢磨着把家乡的山山水水画好。为了画好画,写好字,小碎孟经常废寝忘食,他甚至觉得一天不挥毫泼墨就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堂兄郑中才年长碎孟18岁,画技非凡,日后成为著名的人物画家,他经常手把手地教碎孟如何作画。碎孟天资聪颖,常常能学一知二,举一反三。随着年龄的增长,碎孟画艺精进,非常系统地学习了国画专业。年,碎孟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大师姚治华的研究生,在恩师的亲自指导下,他的画艺更有了质的飞跃。而让碎孟感觉收获最大的就是陪同姚老师三上*山,每次都长达一个月之久。在碎孟眼里,*山四绝中怪石是体魄,温泉是风姿,云海是情怀,奇松是灵*,要想表现*山之美,这四大要素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老师指点迷津,碎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日后,碎孟又三上*山,摸索出一套描绘大山水的方法,为其进行三峡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同其《早发白帝城》一样脍炙人口。而“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诗仙写的这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更是千古绝唱。碎孟自幼就被太白诗意所深深浸染,总幻想着像诗仙那样,畅游天地之间,尽兴挥毫……年4月,三峡地区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瓢泼大雨,把在游轮上的碎孟都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长江两岸满眼都是诗仙所描绘的悬泉飞瀑,壮阔无边。庐山瀑布壮丽,大雨中的三峡则变成了一条“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奇美长廊,更让人叹为观止……碎孟被这洋洋大观所彻底征服,他感觉自己的眼睛和双手根本就不够用,那雨中傲然挺立的倒挂枯松,那被巨浪狂卷的奇石怪岩都让碎孟目不暇接,他不停地用画笔记录着这大自然的*斧神工,也只能是挂一漏万,但碎孟在脑海里不停地勾勒着那山,那水,那恣肆无比的大气势,这一勾勒就将近十年。

年,一幅5.6米×2.8米的巨作呈现在世人眼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撼人,没有大手笔、大胸襟绝难完成。这幅作品就是由郑碎孟创作的《三峡飞瀑图》。碎孟画的是雨过天晴后的三峡景象,但并不是表现三峡的那一个具体瀑布,而是三峡各种瀑布的高度浓缩,艺术概括,是那无尽水世界的一帧壮丽风景……碎孟在创作中采用了纵构图,观者站在这幅5米多高的巨画面前,真有身临高山大瀑之感。在画面的顶部碎孟着力渲染出水汽氤氲、云雾缭绕的氛围,远山也被雨水冲刷的异常润泽,涓涓细流在阳光的照耀下,从山涧各处奔流而至,犹如千*万马蓄势待发。果不其然,紧接着碎孟的如椽巨笔就一挥而下,遒劲有力的几大笔就把飞瀑的奔流狂泻,破空而出展现得出神入化。碎孟是武功和硬气功的高手,练武长达四十年之久,是武当派始祖张三丰第十五代传人陈师行道长的高足。而碎孟把一身好武功巧妙地同书画创作结合,把力道和气韵运于笔端,静可虚无缥缈,动可排山倒海,于是就让这边风景独好。

碎孟这幅作品“皴染俱备”,环境渲染得淋漓尽致,皴法又高妙美奥。碎孟用“大斧劈皴”,用大笔饱蘸水墨,沿着巨石陡岩顺势挥洒。所到之处酣畅劲猛,横扫千*。用“披麻皴”、“牛毛皴”、“雨点皴”等技法,表现出万瀑在群山中奔流的放射、修长、跳跃、升腾的线条之美,韵律之美。用郭熙所创的云头皴表现远山远水的若隐若现,奇幻多姿。碎孟又用元代大画家王蒙的解索皴笔笔中锋,寓刚于柔,让这无比雄奇壮丽的山水看上去又是那么亲切朗润这幅《三峡飞瀑图》完成之后,被湖北省人民*府收藏,并被悬挂在省*府办公楼的大厅中,成为展示荆楚大地的一个美丽窗口……“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诗仙笔下的三峡美不胜收,而碎孟更是追寻着这份诗情画意无法自拔。在船上的10年,碎孟感觉自己年轻了10岁。而从船上下来,碎孟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老了10岁:“我坐在船上,只要向舷窗外一望就知道到三峡哪一个地段了。可以说,三峡的山山水水全都在我的心中。

中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天才李白和苏东坡都是沿着三峡顺流而下,“逐鹿”中原,完爆古今所有大家巨匠。浩浩长江,巍巍三峡,到底给了他们多少灵感和诗意?但李白和苏东坡的三峡之旅都行色匆匆,而碎孟则徜徉在三峡的青山秀水中长达十年之久,无数次用饱蘸激情的画笔描绘“夔门天下雄”,神女峰山色……一幅幅佳作相继问世,引来中国艺术界的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的心会随着画家的尽情描绘而彻底舒展,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