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江山代有人才涌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曲星,苏轼是北宋杰出的大文豪,他精通诗书画,又兼修儒释道,堪为民族文化的代表。东坡先生一生起伏跌宕,时而主*一方,时而被贬流放,晚年看似时来运转,却还没来得及施展平生才华,就不幸撒手人寰。
苏轼的作品形式多样,其中不乏充满理趣的优秀诗歌。*庭坚曾说,诗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苏轼的名句“应似飞鸿踏雪泥”,就形象地传达出生命转瞬即逝的哲理思考。下面分享苏轼的两首哲理诗,凝聚了生活经验和人生思考,值得一读再读。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琴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作于北宋元丰五年六月,苏轼正贬居*州。当时有一位名叫高斋的文人,珍藏了一把古琴,还写了一篇关于古琴的文章,特地前来呈送给苏轼指点。苏轼曾和他有过一段交往,见过那张琴,却不知它是什么时代的物品。苏轼由此引发思考,于是流传了这首名作。
前两句从琴匣出发,诗人似乎非常好奇,如果美妙的琴声来自古琴本身,那么琴放在匣子里,为何不会自动鸣响?紧接着作者又想到了演奏者的手指,如果说琴声来自演奏者拨弄琴弦的手指,那么人们又为何不从手指上聆听音乐?
诗人好像在启发读者,古琴、手指,二者互相依存,只有彼此结合,才能产生美妙的乐曲。作者从而想到,世间万物如果相互割裂,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
苏轼深谙禅理,他认为世间万象皆来于因缘。世间诸法、无非幻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缘是自性,从外界感悟到的道理,必须结合实践,才能证明是否正确。
全文借物说理,寓意深远,作者只问不答,答案却自寓其中,耐人咀嚼、颇有趣味。东坡先生不愧为北宋大才子,虽然其官宦生涯里失意的日子占了三分之一,可是他却在各方面都有所建树,值得人们敬仰。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北宋元丰七年,苏轼从*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此次改调汝州,意味着诗人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他的心情也随着起伏变化。不过宦海的浮沉,早已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这首诗就抒发了作者登临庐山后的感想。
同一座山,作者从正面观察是山岭,从侧面欣赏就是山峰。远近、高低有了差异,角度、位置发生变化,山形和山景就不尽相同。这是作者游山时的真实感受,正可谓移步换景、变化万千。
后两句充满理趣,诗人离开庐山之后,再去思考这个问题,忽然就觉得恍然大悟。原来古人早就说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人终于领悟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简短的话语,却凝聚了很多生活经验。这种微妙的哲理,紧扣诗人游山的感受,从而达到了形象与抽象的水乳交融。
这首诗经久不衰,大家也能倒背如流,并从中体会到深远的思想。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养成豁达开朗、任运随缘的习惯,无论逆顺,都能泰然处之。
同时大家还要经常变换角度地思考问题,从不同的立场,出于不同的目的,即使看待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却可能大相径庭。而人们一旦从生活中感悟到深刻的道理,也就学会了灵活多变地解决问题,更会少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