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苏轼游庐山时写了一首诗,他将人生哲理融进
TUhjnbcbe - 2023/2/18 10:37:00

位于江西省北部,矗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着悠久的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遐迩的*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曾在*洞授课讲学。

庐山冈峦环列,山峰连绵,云雾翻卷,烟雨蒙蒙。自古以来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人文景观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庐山自然美景之中。

庐山的美景也给无数文人墨客带来灵感,当他们登临庐山,莫不为庐山奇幻瑰丽山色倾倒。秀美的庐山会激发起诗人们无限的想象力,壮丽的庐山也为诗人们提供了一个展露才华、挥洒才情的天然平台。

唐代诗人钱起就感叹道:“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在众多诗人眼里,最使人感觉奇幻骇异的是庐山的风云雾霭,以为是它造就了此山的神奇莫测。

云雾、沟壑、山涧、溪流、瀑布等诸多庐山元素共同构成了风光秀美的庐山形貌。唐代诗人徐凝驻足在庐山的瀑布前,被这绮丽的景色深深吸引,因而写下了“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的名句。

而李白在庐山瀑布前写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以浪漫的色彩和超凡的想象力,为庐山的秀美平添了一张流传千古的名片。

然而北宋一位文学家,却一反常人只停留在描摹庐山形貌的层面,他写出了一首有着全新意境的庐山诗歌,这就是苏轼与他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元丰七年(年)四月,因为工作变动,苏轼由*州调任汝州。赴任途中,他又接到去常州上任的通知,于是他转到江西再去常州,在去江西途中,他还去瑞州府(今江西省高安市的古称)看望了在此工作的、阔别已久的弟弟苏辙。

此行途中,正好经过庐山,这座有着悠久人文印记的名山,一下子勾起了诗人的旅游兴致。于是他便登山庐山游览,匡庐七峰的奇险壮丽与变幻莫测引发了苏轼的诗情,他寄才情于笔端,为这座名山写下多首赞咏的诗歌。

其中《题西林壁》,是他与西林寺的主持人同游时写下的,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可以说,这首诗是苏轼赞咏庐山的众多诗篇中最为出彩的一首。

诗人没有像一般歌咏山水的作品那样,摄取一个侧面或几个镜头,去具体地描述庐山富有特征的景象,而是以大开大合的手笔,概括地抒写游览庐山的一个总印象。

苏轼写完这首诗后,就曾得意地说:“仆庐诗尽于此矣!”由此可知,这首诗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对庐山的全貌进行的一个总结。

其实,早在写这首《题西林壁》的十几天前,当苏轼刚来到庐山游赏时,便写下了三首赞咏庐山的诗歌。在第一首诗中,苏轼写道: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苏轼在游览庐山时,随身只带着很少的路费,他脚穿芒鞋,手拄竹杖。此次的庐山之游对苏轼来说,并不是一次做足了充分准备的、带着闲情逸致的旅游,所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苏轼显得有些仓促、有些拮据、也有些准备不足。

他是带着“相逢不如偶遇”的心理,甚至一个匆匆过客的身份去游览景色的。加之苏轼此次途经庐山的时机,也是自己的人生与事业处于低谷的时期。所以从第一首诗中可以看出,苏轼的心中还隐约带着归隐山林的想法。

在第二首诗中,苏轼写道: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苏轼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展示了他异常矛盾的内心世界。诗人写初入庐山,庐山在他心中就像是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样。在诗人面前,庐山是素不相识的景色、一副傲慢无礼、没有一点亲和力的样子。

苏轼认为,青山不认识他,而且表现出一种无法亲近的傲慢,于是他只得无奈地表示:若想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就只能等到他年了,今年是不行了。

第二首诗将苏轼向往超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庐山是道家名山,又是道家、儒家修行悟道的场所,而苏轼又恰好有归隐的想法。因此,他才会有这种似曾相识的情感体验。

或许在苏轼眼中,这就是一种相逢不如偶遇的缘分吧。正是这种缘分的安排,才让苏轼期盼着,在他人生与事业处于低谷期时,他的落寞心情能在这青山深处寻得一丝慰藉与安放

在第三首诗中,苏轼写道: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在这样纠结的庐山之旅中,苏轼是彷徨与无奈的。虽然他早已萌生归隐之意,意欲摆脱仕途的牵绊。但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了人生的在某个阶段的桎梏,所以他想超越人生。

归隐与否并不是苏轼的烦恼,超越人生、摆脱人生的束缚与桎梏才是苏轼孜孜以求的境界。因此,苏轼以出世的心态来对待人生世事,他把庐山看作人生的一面镜子,他试图通过认识庐山来观照自己,来感悟人生,并通过感悟人生来超越自我。

这样的想法产生之后,他便更改了初入庐山时的计划,他也把庐山停留的旅行表的日期延长了。所以,他不辞辛劳“往来山南北十余日”,终于写下这篇歌咏庐山的精品佳作。

庐山深壑高岩,千姿百态,壮观无比。不管是横看、远看、高看,还是侧看、近看、低看,都可欣赏到庐山美景。

因此在最后一首诗中,苏轼才会产生这样的认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大意是说:横向看过去,庐山是层层叠叠的山岭;从侧面端详,庐山是又是由一座座相连的奇峰组成的。

因为游人所处位置、观景角度的不同,景色的形象、气势、风貌迥然各异,所以庐山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观景感受。

从这两句不难看出,因为角度不同,游人有时看到的是庐山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看到的是庐山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移步换形时,看到的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是诗人通过观察、认识庐山的景色和全貌之后,畅谈他对庐山之行的感悟和体会。

而且从诗意来说,这两句与前两句一脉相承,使全诗整体意境浑然天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纵横想象的空间

诗人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诗人的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这样的观看视角与观景体验必然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品味人生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之后才产生的这种理性认识,而且诗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又对人生进行了思考。欣赏风景是如此,观察人生世事、品鉴百味人生也是这个道理。

作为对创作有着深刻见解的苏轼来说,他的创作秉承“耳目之所接,杂然有触于中”的创作理论,这个理论也是苏轼提出的,意思是说:一个作者最终创作出来的作品,看似是耳目所及的事物的表象,实际上由此表象触发的内心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不仅在于它能够推陈出新,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并给人带来哲理的启迪。

在《题西林壁》中,苏轼已经不是普通的观景者了,他很自觉地将自己摆在了一个探索自然、考量人生哲理的思考者的层面。

面对庐山的云遮雾罩、烟雨迷蒙,苏轼并未只沉浸于对美景的赏玩感叹,而是清醒地观察、理智地思索,透过庐山迷雾的表象看透它真实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思索并得出结论:从不同地点、角度看到的庐山万千异态只是庐山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本来的、完全的面貌。

因为游人不管从何处、以何种角度欣赏庐山,都身在山间,只在其间流连,未能超然庐山之外一览全貌。

诗人通过对庐山仪态万方的总括,向世人揭示自己悟到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格局与认知,摆脱主观成见。对世间万物也应像对庐山,必得做全面观察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切忌片面性,谨防以偏概全,更不可被事物局部现象迷惑,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题西林壁》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语言却浅显自然。这种言简意明、深入浅出的诗意表达,正是苏轼诗歌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追求的是以一种质朴无华、流畅洗练的语言,表现出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写出过的意境。

而这意境又不是寻常的意境,它不时闪烁着哲理的奕奕光彩。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鲜明的感性与深刻的理性交织一起,成为一首言浅意深、富含哲理、蜚声诗坛的好诗。

总结

苏轼的这首诗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耐人寻思的概念。

苏轼慨叹身在山中反不识山的真面目之时,其实是领略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感悟和认识。由于这种感悟和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庐山奇秀的形象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之外,又含有深刻的、启迪人心的哲理。

这首富含哲理的诗作,读来含蓄蕴藉,使人百读不厌,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诗作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成为传唱不衰的诗篇,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就证明了这首诗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轼游庐山时写了一首诗,他将人生哲理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