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文福镇逢甲村成了蕉岭县的热门景点,前来参观丘逢甲故居——培远堂的游客络绎不绝。
百年前,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从这里出发,推崇新式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故居经历百年沧桑,一度破败不堪。历经多次按原貌的修缮,培远堂成为蕉岭又一热门的历史文化景点。
修一座故居,纪念一段历史,传承一种精神。
近年来,蕉岭县不断加大对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活化利用。仔细摸排历史文化资源,多措并举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将保护活化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让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
在此项工作的推动下,一座座名人故居、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并有效地激活了当地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而历史文化资源背后承载的故事、传承的精神文脉也在口传心授中延续。
遭遇危机
历史文化资源
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管理意识不到位、群众知晓率低等因素,部分历史文化资源陷入消失的泥淖中。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迫在眉睫。
竹制收纳盒、竹斗笠、竹篮子……在蕉岭竹编非遗传承人陈广华的家中,各式各样精致的竹编制品摆满了客厅的柜子,这是他引以为傲的东西。“这是竹斗笠,之前还下地干活的时候,我就常常带着自己编织的竹斗笠。”见到笔者到来,陈广华高兴地介绍起他的宝贝。
陈广华已69岁,却声如洪钟,“竹编这门手艺,从曾祖父开始往下传。我的爷爷、父亲、叔叔都会编制竹制品,经过多年传承、创新,我已经掌握了上百种竹编工艺品的制作。”
笔者拿起一个竹篮子仔细端详,相比于市面上的竹篮子,陈广华制作的竹篮子在选材上更讲究,选用的竹条更细,因此制作出的竹篮子缝隙更小。精致小巧的竹编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上世纪80年代,陈广华曾带着它们参加广交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
“外国商人喜欢这种具有中国元素的产品,在广交会上,不少外国商人前来询问,订单也跟着来。”回想起当年参加广交会的情形,陈广华骄傲的表情溢于言表,嘴角上扬。
时代更迭,工业化生产的到来,让竹编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小。
陈广华向笔者展示他制作竹编的过程:先用柴刀将竹子劈成一根根细条,用工具磨去细条上的毛刺,最后再进行编制。即使是制作一个最简单的竹篮子,也需劈上近百根细竹条,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陈广华坦言,虽然自己已经是熟手,但是制作一个竹篮子也需要花费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制作效率无法提升,产量受限,加之全国各地竹制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前来购买竹编产品的人开始减少。渐渐地,学习蕉岭竹编技艺的人也跟着减少。“有能力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都不多了。”陈广华说,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太大兴趣学习竹编技艺。
陈广华曾试过向村内的青壮年推广竹编技艺,但却收效甚微。“虽然现在传承学习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但我还是经常会拿起老物件练练手。”说起传承,他有些无奈。
竹编技艺所面临的尴尬境况,曾是蕉岭县历史文化资源境况的一个缩影。
蕉岭文化底蕴深厚,曾涌现出丘逢甲、谢晋元、*香铁等风云人物,也留下了一批如张氏正骨、广福豆干制作技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管理意识不到位、群众知晓率低等因素,部分历史文化资源陷入消失的泥淖中。
历史文化资源中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杰出智慧和精干技巧,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杰出的创造力,是悠久灿烂的文化瑰宝。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迫在眉睫。
“听说县里每年会发放一笔专项补助资金给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的计划是利用这笔资金寻访更多传统竹编传承人,或者只要有人有心学习了解竹编技艺,我都会手把手指导。”在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的建议下,陈广华还考虑待条件成熟时,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向更多的人介绍竹编技艺,让这门古老技艺继续发扬光大。
保护修复
唤醒老记忆让故居“活”起来
适度开发,让故居“活”起来,就是最好的保护。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在不改变故居的原貌上,对故居进行修葺;以修缮名人故居为契机,让“耕读传家”理念在故居的保护中继续传承。
步入丘逢甲故居,历史感与沧桑感扑面而来。一砖一瓦,一桁一梁,都昭示着这座建筑的年龄。丘逢甲故居简介中提到,丘逢甲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年)秋,共55间2堂,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平方米,是一座坐西朝东,两堂四行,中轴对称,后面半圆形围屋与前面的5个门楼形成封闭整体的客家围龙屋。
“说起蕉岭的教育历史,丘逢甲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蕉岭县博物馆副馆长邓晓如说。
据蕉岭县县志等资料记载,年的夏天,丘逢甲在镇平县县城的“桂岭书院”旧址,创办了一所专门培训小学师资的学校,取名为“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是年冬天,丘逢甲又转而着手筹办族学,倡导利用乡间各族的族田收入,分别在镇平城东的东山和文福乡员山创办两座族学堂。
从故居出发,在*遵宪等嘉应州开明人士的支持下,丘逢甲又通过自办、鼓励别人办、派出得力弟子到各地活动等形式,先后在嘉应州以及江西寻乌、福建上杭、武平等地,劝办学校上百所,使当时嘉应州(今梅州)成为全国新式学校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丘逢甲所秉持的“耕读传家”理念,应该如何传扬?蕉岭以修缮名人故居为契机,让其教育理念在故居的保护中继续传承。
邓晓如介绍,蕉岭县先后四次对丘逢甲故居进行修葺,编制故居所在地0.5平方公里范围的《丘逢甲故居保护规划》并通过评审和公布,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置7名工作人员编制,加强对故居的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老建筑背后承载着很多历史和故事,是故居的珍贵所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我们在不改变故居的原貌上,对故居进行修葺。”邓晓如说。
适度开发,让故居“活”起来,就是最好的保护。
在故居的正堂,笔者看到,两三名工人正在揭下原有的资料,对故居进行重新布展。邓晓如告诉笔者,当前丘逢甲故居正在紧锣密鼓地重新布展。“我们希望通过新时代多媒体技术,借助科技力量,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丘逢甲。”
近年来,蕉岭不断扩大丘逢甲的知名度,通过在不同媒体刊登丘逢甲的相关报道、整理出版丘逢甲相关书籍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丘逢甲,吸引更多人前来故居参观,并通过不断完善丘逢甲的爱国精神、耕读传家理念也在参观中得到传承。
“丘逢甲的故居保护得很好,逢甲村的环境也不错,自从退休之后,我便常常和朋友驱车到这里游玩、参观,平时朋友来蕉岭,我也会带他们前来。”徐广华是蕉城镇的居民,适逢天气晴朗,他与三两朋友前来故居参观。
蕉岭还以丘逢甲故居为中心,优化村庄布局,设置了休闲区,并对逢甲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重点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丘逢甲爱国精神。
站在故居门口,平坦宽敞的柏油路向村内延伸,同心纪念公园内,竖立着孙中山和丘逢甲握手的铜像。“这几年,村内环境变好了许多,前来参观的游客也不少。”村民丘阿姨深有感触地说。
融合发展
传承传统技艺推动乡村振兴
把三及第纳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其传承技艺进行一系列的挖掘和保护;弘扬当地饮食文化,树立行业规范化标准,延伸健康旅游养生产业链条,推动“蕉岭三及第”走出梅州,走向全国。
“早上一碗三及第,上班工作有活力。”漫步在长潭镇三及第特色美食街,只见道路两旁民房白墙黛瓦换新装、店铺招牌统一、街道整洁干净,招牌下店铺林立,生意红火,前来吃三及第汤的顾客络绎不绝。
一碗三及第,既是开启蕉岭人活力一天的钥匙,也是在外的蕉岭游子*牵梦绕的家乡味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蕉城在营业的三及第店铺就超过家。
如今,三及第已不仅是可口的佳肴,其流传近两百年的制作技艺也成为蕉岭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一员。截至目前,蕉岭县已把这一传统特色小吃纳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针对它的传承和保护,制订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把它列入长寿食品,作为蕉岭长寿之乡的品牌。
蕉岭对三及第的传承技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挖掘和保护。蕉岭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为更好宣传、推广“蕉岭三及第”,做好非遗文化传承,蕉岭县通过制作三及第宣传小册子,创办“寻味蕉岭”专栏节目,打造蕉岭县寻味美食旅游线路、蕉岭三及第征文及短视频征集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打响“蕉岭三及第”美食文化品牌。
以赛为媒。今年年初,蕉岭县在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三元及第·自在寿乡—畅享“蕉岭三及第”电视大赛决赛,三及第再次成为寿乡热门话题。“县里连续举办电视大赛对于传承推广‘蕉岭三及第’非常有意义,这么多厨师现场参赛交流,对于提高技艺很有必要。”获得本次大赛最佳“色香味”金奖的森态源组合代表表示,借助电视大赛这个平台,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并品尝到正宗的“蕉岭三及第”,让“三及第”品牌得到进一步发展。
据悉,作为“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的蕉岭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蕉岭县联合梅州市广播电视台连续三年举办梅州市“蕉岭三及第”电视大赛,进一步激活“蕉岭三及第”文化资源,弘扬当地饮食文化,树立行业规范化标准,延伸健康旅游养生产业链条,推动“蕉岭三及第”走出梅州,走向全国。
如今,三及第制作已成为当地人民致富的手段之一。“自我祖上便开始研究制作古法三及第,到我这一代,为适应市场化需求,也进一步创新了制作手艺。”蕉岭三及第传统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文雅说,自己曾经在外打拼,如今已在蕉岭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三及第店铺。
■特写
谢晋元故居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晋元大道驱车进入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一座传统杠式客家围屋出现在笔者眼前。“这是谢晋元的出生地,名为儒林第。”邓晓如告诉笔者。
儒林第是谢晋元曾祖父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一座传统客家建筑。由禾坪、横屋等组成,为三横合面杠式围屋布局,共计23间,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故居正立面左侧大门上方题“荆树居”,右侧大门上方题“儒林第”。
走进故居内部,一砖一瓦皆呈现出岁月的痕迹。在邓晓如的讲述下,谢晋元儿时生活的场景逐一呈现。
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传统。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谢晋元父母仍然将他送入学堂,接受教育。年村中创办了育民学校,用新思想教育民众,同时结合教学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进行“天下为公”的爱国爱民思想教育,谢晋元便从这时候开始接受新文化进步思想的启蒙熏陶。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当时,由于*阀混战,国家陷入民不聊生的境况。年12月,在广东大学预科班读书的谢晋元,毅然投笔从戎,转入*埔*校第四期,矢志要为祖国安危与富强奋斗一生。
年,国民*府北伐。谢晋元从*埔*校毕业后,参加北伐,被编入国民革命*第一师,与盘踞苏、皖、浙、闽、赣五省的*阀孙传芳部作战,先后参加了龙游之战、桐庐之战和龙潭决战。年9月,谢晋元于庐山*官训练团第二期毕业,次年任第88师补充团中校营长。
谢晋元的爱国精神对谢氏一家影响深远。在其后的岁月里,从儒林第走出来的谢晋通、谢晋荣、谢汉勋、谢汉忠均以谢晋元为榜样,相继考上*埔*校并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因此,谢氏祖屋有“一门走出五个*埔生”的美誉。
英雄已逝,故居尚在,精神犹存。邓晓如告诉笔者,近年来,蕉岭县高度重视谢晋元故居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通过融入客家元素,对周边民房外立面进行改造提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置工作人员,每年拨出专款定向管理,切实做好谢晋元故居的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发展等工作,重点立足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把谢晋元将*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随着电影《八佰》的热映,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日益增多。
今年国庆期间,纪念馆解说员廖碧丹忙个不停,刚刚送走一批游客匆匆休息一会后,便开始为下一支旅游团队讲解谢晋元的故事。今年,红色游、周边游成为旅游出行的高频词,前来谢晋元故居旅行的游客络绎不绝。“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传扬爱国主义精神。”廖碧丹说。
撰文:梁时禹廖静宜汪敬淼丘林强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