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庐山我心中的圣地
TUhjnbcbe - 2021/11/23 22:14:00

梦中的篱山

小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那是秀峰脚下的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每天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远方一座座高大的群山,一直伸到了天上。山间终年云雾缭绕,有时候云雾在山顶,像戴了一顶帽子,有时候在山腰,如穿了一条纱裙,那是神话中仙人居住之地吧!小时候的我脑海中常常出现《西游记》天宫的画面,想象山上的仙人们在腾云驾雾,访友品茶,逍遥自在。爷爷曾上过私塾,极爱陶渊明的诗。他前半生戎马生涯,后来回归故里,他最爱独酌一杯酒,吟诵陶家诗。他告诉我,那叫篱山,也叫庐山。我好奇地问:“庐山为什么又叫篱山呢?是不是因为那里有好多篱笆啊?”爷爷摸着我的头笑了半天。“傻孩子,篱山因为陶渊明写过的一句诗才得此名的,我以前教过你,还记得吗?”“带篱字的陶渊明的诗,那一定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对!娟儿记性真好。”爷爷高兴地说。望着连绵起伏线条优美的岱蓝色山峰,我心生向往,对爷爷说:“爷爷,那你秋天带我去篱山上玩,我要看好多好多菊花。”爷爷慈祥地看着我,对我说他小的时候经常和大伙儿去篱山脚下砍柴,天才蒙蒙亮就带上干粮出发,一路翻山越岭,砍好柴背回来已是*昏时分了,每次都累得腰酸背痛。后来,他参*了,有一次打仗路过庐山,和战士们一起爬上了山顶。山上有清泉淙淙,绿树鲜花,还有那飘忽不定的云雾,如轻纱,带着清凉的气息,席卷而来……战士们都忘记了一路行*的艰辛。而今,太平盛世,多好啊,可惜,同行的战友大部分马革裹尸,无缘再见了。爷爷的话触动了我小小的心灵,从此心心念念要上篱山去看看。村里的年轻人偶尔也会结伴去砍柴,我便吵着要跟去。可是,几十里路,十几个小时的脚程,大人当然不可能同意,况且,爷爷说砍柴也不过是到庐山脚下的山峰,山上才是真的美呢。篱山去不了,幸而后山还是可以常常去的。我便登上后山,遥望篱山。如果顺着这座山,沿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翻过一座再翻过一座,就可以到那座云雾缭绕的篱山了。那里有好多好多的鲜花,好多好多的野果,还有神秘莫测的白云……其实这座后山给我童年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可是,虽然后山和篱山只隔着数重山,看起来并不遥远,但却是我无法到达的远方,我只能无数次幻想着篱山的云雾和山中的美景了。一直到我离开爷爷奶奶家回到父母身边读书,我都没去过神牵梦绕的篱山。那时候交通不便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当我了解庐山越多,反而有点近乡情怯了。我常常仰望高高的山峰,无数次想像篱山的样子,任它在心中生根发芽,变成我梦中的圣地。从书中,我了解到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只有山顶才是庐山。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治名山于一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啊。记得有一次我下乡去看爷爷,告诉爷爷从书中了解的庐山。爷爷笑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早已把庐山写得淋漓尽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望着连绵的群山,喃喃地背诵着苏轼的那首诗。爷爷望着那如岱的远山,也陷入了沉思。夕阳西下,我们沐浴着金色的光芒,直到那光线渐渐暗下去,让群山的轮廓变成了深色的剪影。爷爷在有生之年不曾再上庐山,他日常是沉默的,他依然每天喝酒,浅酌一杯,遥望远山,在儿孙满堂中笑看春夏秋冬年轮流转。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参加工作了,学校组织去庐山玩,这才第一次踏上庐山之旅。那时候尚没有缆车,我们坐班车上山,一路蜿蜒曲折,随着海拔的升高,我开始耳鸣,看着山下的悬崖峭壁,也心生几分惧怕。心中是忐忑的,生怕破坏它在我心中的神圣印象。那天山下酷暑难耐,山上却一派清凉。丛林密布,花草芬芳,鸟鸣水和,清风徐来,一切和我想象中毫无差别。特别是那奇幻的庐山云雾,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云海翻涌,须臾之间,如瀑布垂落,又像千*万马奔腾而来,瞬息万变。我不由得看痴了,许久,才如梦初醒。漫步花径,我看到了爷爷口中的繁花似锦。在灵气充沛的云雾中,花草树木欣欣向荣。如琴湖畔,水面笼罩着一层薄雾,轻柔唯美。锦绣谷中,随处可见山下风景,处处壮观如画。仙人洞供奉的是传说中的吕洞宾,真乃洞天福地,神仙居所。还有庐山恋剧场,蒋介石的别墅……我们在山上住了好几天,每天,和同事们游山玩水,欣赏庐山的每一处美景,尽兴而归。如今,庐山早已开通了缆车,上山极为方便。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庐山都让我着迷,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梦中的圣地有了具体的画面:春有繁花,夏有绿荫,秋有红叶,冬有雾凇。而无论何时,奇幻的云雾都让你啧啧称赞。有时薄如纱,有时翻滚如瀑布,有时铺天盖地,有时随风来随风而散。总以为我已经很熟悉了,却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历久弥新,令我沉醉。

庐山早已名满天下,可我依然习惯称它为“篱山”,那是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也是爷爷和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本文作者:星晴在编教师,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擅长写优美的散文,在《九江日报》《庆云》等报刊杂志和各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庐山我心中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