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苏轼最有哲理的一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28
TUhjnbcbe - 2024/9/30 20:50:00

苏轼最有哲理的一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却意境深远

驰名中外的庐山风光,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以庐山风光为题材的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不仅为庐山风光增添了亮丽的一笔,而且成为小学课本中千改不变的佳作。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相传周代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庐山因此而得名。庐山虽然没有泰山的雄伟,也缺乏黄山特有的奇峰怪石,但它却素有“奇秀甲天下”的独特地形、山体、风貌景观,成就了数不胜数的优美诗篇: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知迷醉多少读者,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又将人们带入世外桃源,然而纵然赞美庐山风光的诗词让人眼花缭乱,最有哲理性韵味、让人拍案叫绝的,当属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元丰七年(年),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做官,途中经过庐山。他登上庐山,眼前出现的景色,使他大为震动,文思如涌,诗兴大发。

一般诗人看到奇景,一定是这也写,那也写,确实会写很多好诗;但他却觉得,如果就这样一个一个景点地写,无法表达他内心非同寻常的感受。

他克制着自己如潮水般上涌的文思,进入了理性的思考,终于在西林寺找到了一个喷发口,挥笔在墙上写了这四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是写一座峰,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写了群峰,横看是很多很多山岭,侧面看却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庐山这么大,这么雄伟,这么壮观,一处一处地写,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描,在苏东坡看来,太小家子气了。所以他要寻找最能表现庐山的景色。

他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随着立足点不同,观察点的移动,看到的是庐山的千姿百态,美景层出不穷,变幻莫测,到底什么才是庐山最美的地方呢?到底什么才是庐山真面目呢?在这寻找和思考的过程中,他已把庐山写活了,仿佛庐山像人一样在故意掩饰自己的真相。

经过上下寻觅,经过苦苦思索,他终于豁然开朗,悟到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就因为身在庐山啊。

庐山之美是一个整体,也许庐山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与他山并没有质的差别,更不足以反映庐山全貌,只有跳出庐山,才能看清庐山。

这不但在讲山,其实已经在讲一个哲理了。

这里包括了整体和部分、宏观和微观、分析和综合等耐人寻味的概念。跳出来是宏观,是全体,是综合。当然如果没有经过对部分、微观的分析也不能达到认识真面目的目的。

结合苏轼当时的处境来分析,当时的宋朝官场很是复杂,满怀抱负的苏轼被牵连其中,一再被贬官,挫折不断。但是天性乐观的东坡先生并没有被打倒,他意识到,只有从纷繁复杂的局面中跳出来,客观冷静地观察,才能发现真实的情况。

所以,即便后来,他被放逐到偏远的岭南,也依然保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心态。自己虽然远离朝堂,环境恶劣,但是有新鲜荔枝吃,人生便依旧美好。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有烦恼和困惑,这时就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轼最有哲理的一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