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神宗元丰七年(年),苏轼由黄州改迁汝州团练副使。他经过九江时与参寥子同游庐山,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其中最有名是《题西林壁》。
但是今天说的却是另一首,《冷齋夜話》卷七写道:
東坡游廬山,至東林,作偈曰:《赠东林总长老》: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轼的偈语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成以后颇受好评。但是这首诗却被一位得道的高僧指出了破绽,苏轼也因此被认为是佛家的门外汉。
一、广长舌与清净身
1、什么是广长舌?
要了解为什么这首诗,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还是先从其诗中的几个词语说起。
什么是广长舌呢?《大智度论》卷八写道:
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髮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
佛陀讲究四种口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据说历经三世的人,才能做到不妄语,其舌才可以“覆面上至髮际”。
苏轼说:溪声尽是广长舌。溪水之声,正是自然之音,天然无雕饰,当然不妄语,所以苏轼用溪水发出的声音,比喻为佛家的广长舌。
读到这句诗,老街的耳边总是想起那首歌: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同龄人或有此感。
2、什么是清净身?
清净身,《华严经探玄记·卷八》:
净德内充,名清净身。’
意思是佛身清净,不染污垢。
山色无非清净身,青山之色,不染尘埃,不惹俗事,便如佛陀清净的法身。
溪水是广长之舌,青山是清净之身,山水是大自然的造化,没有人世间的尔虞我诈。
3、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夜来八万四千偈,偈语,指佛经中的唱词,大多数偈语就是诗,但有的偈语不一定押韵。
此夜,领教了佛家的八万四千偈语以后,将来要怎样向他人弘传呢?
二、苏轼参禅三境界
苏轼游览庐山,据说做了三首诗,有人说,这三首七绝分别是苏轼参禅前、参禅时、参禅后的悟道感怀。
参禅前是这样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参禅时是这样的: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观潮》
参禅后就是这样的: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赠东林总长老》
从搞不懂,到有所悟,到参透自然本质,是苏轼的三重境界。
但是,苏轼真得参悟了吗?有人却不这样认为,直接评价说苏轼是个门外汉而已。
三、庵云禅师评价苏轼为门外汉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记载了接下来的故事:
(证悟法师)乃谒护国此庵云禅师,夜语次,师举东坡《宿东林偈》,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曰:只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曰:是门外汉耳。
证悟法师造访护国此庵云禅师,二人谈论佛法时,证悟讲到的苏东坡《宿东林坡偈》,证悟法师认为苏轼已有相当佛学造诣:不易到此田地。
但是庵云禅师不客气地说,苏东坡尚未见路径,怎么说“到”呢?
证悟说,苏轼偈语:”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假如没有到这个天地,如何有这种领悟呢?
庵云禅师坚持说,苏轼不过一个门外汉而已。
四、苏轼为什么是门外汉?
话说证悟法师回去想了一晚上,终于有所领悟,也做了偈语: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苏东坡呀太啰嗦,想在声色关中参悟,假如山水有声有色,那么没有山没有水的话,你怎么办呢?
证悟法师又去拜见了庵云,并把自己的偈语读给他听,对方笑着说,我早就跟你讲了嘛,苏轼是个门外汉呀。
正如证悟法师一开始说的: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假如没有这些山山水水,就无法参悟了吗?
这又让我想起了六祖慧能的故事。
五祖选接班人的时候,神秀写偈语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不以为然。六祖慧能当时还是一个干粗活的小和尚,却悟道了其中奥妙,作偈语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首菩提诗,与苏轼和证悟法师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束语
老街不是佛门子弟,对于佛学更是门外汉,忍不住啰嗦了几句。通过这个小故事,也算是让自己有所领悟。
佛家的有和无,真是一对矛盾体。心经中说: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看来苏轼和神秀的心中,都没有放下“有”,做不到“无”,所以五祖没有选神秀作接班人,苏轼也被认为是个门外汉。
老街也不知道自己领悟的对不对。
老街味道乾隆皇帝去世15天,和珅被赐死,临终留下这首诗令人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