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想必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这首诗是苏轼游历庐山时有感而发。全诗简单明了,但又富有深意,蕴含着广邃的哲理思想。尤其是诗中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它极富哲理的语言,被后人广为推崇,成为许诸多影视剧作中常用的俗语。苏轼在此诗中,以言理为特色,寄理于景,开创了有宋一代的哲理诗风,成为了千古佳作。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文翻译:
从正面看庐山连绵成岭,从侧面看起伏如峰,站在远近高低四个角度看样子各不相同。
原来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看不到全貌的缘故!
诗文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在此诗中,用“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以简单明了的笔触,为世人呈现出了不同角度下的庐山面貌。从正面看庐山连绵成岭,从侧面看起伏如峰,站在远近高低四个角度看样子各不相同。苏轼以自己切身游历庐山的体会,从不同的角度下展现出庐山的各具特色。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本诗的点睛之笔,苏轼在此处寓理以景,借景写情,这不单单是自己游历庐山所感,更是对人生万般事物的感悟。诗人以庐山代指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同样行之有效。人们经常会被现实的纷繁而迷惑,这往往是我们的视野太局限了,身陷其中而不拔导致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放眼社会,此诗的哲理寓意更为显著。人们常常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代表的利益轻重,对同一件事情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会有冲突,这其实是因为自己考虑问题太片面的原因。因为这种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必然会导致观念的不同,除非自己能跳出去这个狭小的视野,而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更精确的结论,这也是人生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