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种种迹象都表明,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的真正原
TUhjnbcbe - 2024/6/8 2:08:00
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一、苏轼者,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乃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亦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总体来说,苏轼乃是全才,是妥妥的大文豪!

(1)苏轼的散文,恢弘且豪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其在诗坛地位颇高,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3)在词坛地位,亦颇高,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4)此外,苏轼还擅长书画,是“宋四家”之一。

二、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妥妥的大文豪,一生的仕途却是坎坎坷坷!至于为何会这样呢?我们不妨来简单分析一番!

三、纵观苏轼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其起点是非常之高的。

(1)初次进京应考,虽说本应第一,却因误会成第二,稍有遗憾。可是最终,却得到了主考官,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高度赞赏,继而名动京师。

(2)要说欧阳修是苏轼的第一位贵人,我想,这是无可辩驳的。

(3)因为太过喜欢苏轼,欧阳修甚至还评价苏轼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四、一般而言,如果一个人的起点,过于太高,就会有很多人,会认为:“此人虽有才,但略显浮躁,日后,必定要摔大跟头!”显然,苏轼也不例外,也不能免俗。最终,苏轼也确确实实是,没能逃得过这个,看似是“定理”一般的俗语!

(1)熙宁四年,即年,颇想大展拳脚的苏轼,上书谈论(新党)新法的弊病,也可以说是打小报告了。最终,惹恼北宋新党的领袖人物--王安石。此后,王安石授意御史谢景,在宋神宗面前,反打了,许多苏轼的小报告,算是敲打苏轼。

(2)显然,此时的苏轼,虽说是初出茅庐,但还算是聪明和警觉的。在感受王安石及其新党的敲打之后,识趣的苏轼,便请求出京任职,最终,任杭州通判。

五、话说,虽然“互打小报告”事件,以苏轼离京,赴任杭州为结尾,却也为苏轼以后的人生,埋下了一个巨大的伏笔。但是苏轼对此,似乎并不自知,任杭州通判时,常常沉醉与酒香和美景,有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为证。

(1)其一写道:“朝曦迎客艳重,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其二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显然,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苏轼在一开始,就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巨大的坑。那么这个巨大的坑,到底有多巨大呢?在笔者看来,大到苏轼,几乎要用一辈子的时间,都没能填平,当然这是后话!

(1)而这一切的根源,显然,都是因为苏轼,得罪了王安石及其新党集团。

(2)甚至,我们还可以延伸一下,苏轼还连带,得罪了宋神宗。毕竟宋神宗,可是支持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进行改革的。

七、因为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巨大的坑,而不自知,甚至在熙宁七年,即年,在由杭州调往密州任知州后,苏轼依然,无有收敛,自己的心性。又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为证。

(1)该词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在此词中,苏轼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展示了自己的抱负,却不知自己挖的大坑,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到来了。

八、话说,时间来到了宋神宗的熙宁八年,即年。正当苏轼,还沉浸在美酒、美景,以及自己宏大的抱负之时。

大概是太过思念自己的发妻了,又或者是冥冥之中,自己的亡妻王弗,是在提醒苏轼,不要纵情酒乡。

在密州的苏轼,于正月二十日晚上,梦见了自己的亡妻王氏。

(1)在一番痛彻心扉的痛苦之后,苏轼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一般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此后,该绝世好词,一直多有被认为是,最悲伤宋词之榜首!

(2)只见该词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在这首词里,我们看到了,苏轼巨大的精神痛苦,以及对于亡妻的巨大思念。也感受到了,苏轼多多少少,有点感叹生命无常!

(4)在笔者看来,也许苏轼的亡妻王弗,是因为感应到了,苏轼即将有大麻烦,继而太过担心苏轼,才出现在了他的梦里。但是显然,王氏出现在苏轼的梦里,并没有引起苏轼的警觉和警醒!

九、在苏轼以千古绝唱般的悼亡词,悼念亡妻之后,同年,想来在密州的他,依然没有受到亡妻之梦的启发和警示,依然纵情于美酒之间,并时有大醉。大概是因为许久未归家,十分思念自己的胞弟苏辙。于一次大醉中,写下了,被誉为是宋词巅峰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

(1)只见该绝世好词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在这首词作之中,也许苏轼,不仅仅就是为了表达,想要和胞弟苏辙相聚的想法。确切来说,他还想要表达官场失意之内涵。毕竟,每当人有失落之时,心中的寄托,除了美酒,往往还有家人,毕竟家人永远都是最爱自己的存在。

十、时间来到了,熙宁十年,即年,苏轼前往徐州任知州。虽然,苏轼看起来,有那么些不警觉,不知道自己,已然挖下了一个巨坑。

但是不管怎么样,苏轼的为人以及办事能力,始终都是非常不错的!因而,从赴任徐州之初,直至后两年,均是勤勤恳恳为百姓办事。期间,更是建堤坝、筑黄楼、种植青松等等,为地方上,办了不少的大事、好事。

十一、元丰二年,即年,大抵是因为之前表现不错,4月,苏轼又被朝廷,调为湖州知州。

也就是在这一次的人事变动中,苏轼之前挖的巨坑,那个早就存在的,巨大的坑,开始显现出了,其巨大的破坏力!

最终,“乌台诗案”爆发,经此重大打击,似乎就连苏轼的人生之轨迹,都发生了重大转折和错乱。

(1)而“乌台诗案”的起因,就是源自苏轼没有“自知之明”。即在被调任湖州后,苏轼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就是个很普通的公文。但苏轼偏偏要写得“不一样”。

a.想来,毕竟是大文豪,肯定稍稍喜欢卖弄文采,故而笔端,常带个人感情,也就在所难免,哪怕是公文,也不例外。

b.最终,苏轼因公文中的,掺杂个人情绪的,诸如“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话语,被新党抓住了话柄。

c.此后,新党相关人士,从大量的苏轼的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并声情并茂地在朝堂之上,说苏轼的不是。说苏轼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包藏祸心”,甚至还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是罪大恶极,必须处死,且死有余辜。

d.一时间,朝野震动,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上任仅3月的苏轼,就被下了大狱。此外,旧党受此牵连者颇多,颇有人人自危之感。

e.在新党看来,既然你苏轼之前喜欢搞事情,找我新党麻烦,既然你主动落下话柄,给我们机会,那我这一次,干脆就一次解决你,必须搞死你。

十二、可因为苏轼,毕竟是大文豪,有巨大影响力,且家族也是世家大族,影响力也很大。故而,救援苏轼的活动,还是在朝野间展开了。

当然,这其实就是北宋的新旧党之争,苏轼显然属于旧党的代表。所以,新党当然是希望致苏轼于死地的,但旧党肯定也是不会同意的。

(1)一时间,许多和苏轼政见相同的,当朝元老,纷纷上书求情。或许是宋神宗真的相信了新党的说法,故而,即使是元老们主动求情,似乎事情并未立即缓和,有所转机。

(2)话说,苏轼毕竟是正派大文豪,其作为大文豪的风骨,还是为人所称道的。就连新党中的,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是很认可苏轼的。最终,他们也加入到了求情的行列,这其中,就包括已经退休的,新党领袖人物--王安石。

(3)据传,最终,正是因为王安石的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打动了神宗,救下了苏轼,使得苏轼得以从轻发落。

十三、“乌台诗案”后,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再之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直至元丰7年,即年。需要说明的是,该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

(1)经此大变故,苏轼那是有苦难言,心灰意冷,郁闷至极,故而,到任后,常会出游散心。

(2)要说好人的运气,都不会太差,苏轼的运气也是比较好的,在黄州被贬期间,他的顶头上司闾丘孝终,深知苏轼为人正直,不仅不为难他,而且还多有帮助,这使得苏轼很是感激!只不过好景不长,之后,闾丘孝终被调走了。

(3)需要说明的是,因团练副使是虚职,较为清闲,且薪水极低。故而,苏轼一家确实过得很清苦。所以,公务之余,苏轼会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用来种田,以贴补家用。并以“东坡居士”自居,虽清贫且心灰意冷,却也可以自得其所、自娱自乐、苦中作乐。

(4)元丰5年,即年,正月,失意的苏轼,想起了自己刚到黄州时,经常帮助自己的上司兼好友--闾丘孝终,已远在苏州。一番感慨之后,苏轼写了一首著名的《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之词,以纪念好友。

a.只见该词写道:“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b.想来,初到黄州的苏轼,多有被闾丘孝终所照顾,苏轼及其家人,肯定是心存感激的。更何况,后来两人还成为至交好友!

(5)元丰5年春,即年春,苏轼与友人相约出游,途中,风雨忽至,众人狼狈不堪。而这点风雨,对于经历过“乌台诗案”,那个巨坑的苏轼来说,已然不算什么。于是,苏轼坦然面对风雨,缓步而行。继而,有感而发,写下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

a.该词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b.想来,在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对于自己之前经历的那个“巨坑”,已然看的较开一些了,可依然还有忧愁。

(6)元丰5年7月,即年,7月,心中有无限忧愁的苏轼,恰巧经过了,黄州城外的赤壁矶。一时间,被此处壮丽的风景所吸引,加之想起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等事。继而,感触良多,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a.但见该词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b.此词是苏轼在追忆三国时,赤壁之战中周瑜之无限风光,再联想到自己的,曾经的高光时刻,继而感叹时光易逝!想来,此时的苏轼,对于“乌台诗案”,依然是没有释怀的。

(7)元丰5年12月,即年,12月,苏轼寓居定慧院,散心。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

a.该词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b.其实,虽是被贬黄州,纵然生活艰苦,却也过了几个春秋。比起生活的难关,苏轼内心的幽独与寂寞,几乎是无人可解的。

c.想来,我们的大文豪,虽经历种种艰辛,却依旧是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真真是,非凡夫俗子也!

十四、元丰七年,即年,苏轼终于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途中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被瑰丽的山水所折服,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十五、话说,苏轼一家,奔赴汝州之路,因为路途遥远且难走,可谓异常艰辛。眼看就要渡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了,苏轼本是毫不畏惧,怎奈烦恼又接连新添!

(1)因长途跋涉,十分艰辛,其幼儿不堪所累,不幸夭折。在路费已尽和丧子之痛的,双重打击下,疲惫不堪的苏轼,上书朝廷,恳请暂不去汝州,改去常州小住,以休养生息,好在被批准了。

(2)此后,苏轼一家来到了常州,当调养好身体,准备南返汝州时,神宗却驾崩了,遂未成行。

(3)此后,一段日子,苏轼于常州继续生活,远离政治纷争,与家人、友人朝夕相处,好不惬意。

(4)然而,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元丰8年,即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用司马光为相。同时,极力打压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因旧党得势,苏轼遂得以,重新被启用。

a.起初,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月后,被召回朝,封礼部郎中,又半月,升为起居舍人,再三月,升中书舍人。

b.之后不久,再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一连串的飞速升迁,使得苏轼似乎又忘记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乌台诗案”之“巨坑”。

c.过了不久,待苏轼看到,以司马光为首的新兴势力,已经压制住,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且新法也尽数被废。此时的苏轼,又犯了老毛病,即没有自知之明,认为“新兴势力”与“王安石之新党”,不过一丘之貉。

d.于是乎,苏轼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抨击“新兴势力”,也就是旧党,执政后,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自此,苏轼又把旧党给完全得罪了,为“新兴势力”所不容,继而,又遭诬告陷害。

e.由此,屡次无自知之明的苏轼。或者说是,屡次均敢于直言纳谏,却不懂得审时度势的苏轼,算是“里外不是人”了。即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为旧党所容。心灰意冷之下,于是乎,苏轼再度请求外调。

十六、自此,苏轼算是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壮举”。即既得罪了新党,给自己早早埋下了,第一个“巨坑”,又得罪了旧党,给自己埋下了,第二个“巨坑”。想来,苏轼的人生,真可谓是“坑上加坑”!

(1)但好在,当权的高太后,还算比较喜欢苏轼。元祐4年,即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此次任杭州之州,是苏轼第二次赴杭州做官,此后的他,尽心尽力为杭州百姓办实事、大事,在杭州留下了许多美名,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西湖的“苏堤”。

(2)元祐6年,即年,苏轼再被召回朝,可好景不长,至同年8月,无自知之明的老毛病再犯,又因政见不合,被调往颍州,任知州。

(3)颍州之后,苏轼的仕途可谓一路走低,元祐7年,即年,2月,任扬州知州。元祐8年,即年,9月,任定州知州。

(4)至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时,苏轼的最大苦主,即新党再度执政。此时,苏轼的仕途,算是彻底跌入了谷底。

a.绍圣1年,即年,6月,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被贬至惠州。

b.绍圣4年,即年,62岁高龄的苏轼,被一叶孤舟,径直送到了,宋朝的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在宋朝,几乎就等于是放逐了!

十七、纵观苏轼终的一生,我们可知,其一直都被自己早期挖下的,得罪新党的“巨坑”所累,再到中后期,又得罪了自己所处的旧党,相当于给自己再挖了一个“巨坑”,累上加累。

(1)所以,总体来说,苏轼想翻身,是很难很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直至生命的后期,被新党所放逐,苏轼算是彻底失去了,填平“巨坑”,继而实现翻身的,最后机会!

(2)虽然,此后宋徽宗即位,苏轼的仕途有所提升,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甚至,元符3年,即年,朝廷还大赦了他,使他复任朝奉郎。

(3)可此时,年事已高的苏轼,早就是风烛残年了,起不了什么,大风大浪了!

(4)最终,北归途中,终其一生,仕途总是坎坷的,一代文坛领袖苏轼,于年8月24日,在常州逝世,享年66岁。

十八、其实,看罢苏轼的一生,还真是验证了,文章开头笔者提到的,那句欧阳修的既是赞扬,又是预言的话。即“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1)第一,苏轼确确实实,做到了当时的,文章独步天下。

(2)第二,可遗憾的是,苏轼也仅仅是文章独步天下,仕途却是一路坎坷!

十九、总体来说,苏轼是爱国的,而且爱的非常之纯粹!既不偏袒自己所处的旧党,也不偏袒新党。

总之,就是谁做的不好,对国家不利,就抨击谁,这不正是敢于直言纳谏的好官嘛。

只可惜,他没有碰到所谓的明君、明主,也没有所谓的自知之明、左右逢源和审时度势之能!

(1)正如笔者开头说的那样,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四家”之一,是文坛领袖,更是大文豪。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轼是为文坛而生的,他的出现和存在,并不是为政坛和仕途而生!

(2)我们能说苏轼不聪明吗?能说他没有自知之明吗?显然都不能,只因为苏轼其实,早早就发现了自己的,那些所谓的缺点。

(3)对此,也许有人会不相信吧,那笔者只好给你找证据了。在《苏轼集》中有一篇《登州谢宣召赴阙表》,不知大家知道否?

a.在其中苏轼自己写道:“……奈何明不自知,谏于未信。屡遭尤谴,实自己为……”

b.由此可见,苏轼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的那些,敢于直言,敢于得罪任一方势力,显然是率性而为,是故意为之。

c.也就是说,苏轼是对事不对人。而明明有自知之明,却敢于直言,不怕得罪人,恰恰说明苏轼,是最最正直的人,是对宋朝有用的大文人。这从“乌台诗案”中,王安石救苏轼,便可窥见一斑!

d.可惜无论是宋朝的旧党,还是新党,又或者是宋朝皇帝,都驾驭不了这种人。

c.倘若是李世民,是苏轼的君主,结局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说不定苏轼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魏征了!

d.可是历史就是这样,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曲折和悲剧!所以,还是坦然面对吧!我们只需记得,在宋朝,有过苏轼这么一位大文豪,有旷世之才,于国于民,于公于私,他都尽力了,而且也都做的不错,这就够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种迹象都表明,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的真正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