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在苏轼的笔中,不仅可以抒情、议论,还可以说理,而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便是如此,他将诗与人生哲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令读者百读不厌。
苏轼写这首《题西林壁》,是在宋神宗元丰七年,也就是年,被贬*州的苏东坡改迁汝州任团练副使。
不论是*州团练副使还是汝州团练副使,都是一个闲差,也没有什么的权利,因此苏轼在去往汝州的路上时间充裕,有时间欣赏一路优美的风景。
在经过九江的时候,苏轼与好友参寥一同游览了庐山,庐山的雄伟与与千变万化让苏轼颇为感慨,于是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其雄伟和壮观自不必说,李白早在《望庐山瀑布》中便写出其磅礴的气势: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写完这首诗后,似乎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首诗,后来的徐凝也写过一首七绝《庐山瀑布》,虽然这首诗写得也不错,但是和李白的相比,便逊色的多。
苏轼同样贬低徐凝的这首诗,所以,在这位大文豪看来,既然无法超越李白的诗风,那便另辟蹊径,以不同的视角描绘庐山的美。
庐山,峰峦起伏,丘壑纵横,苏轼置身于群山之中,每走一段路途,都会呈现不同的风景。
站在庐山脚下,抬头仰视便能感受到庐山之雄壮与雄奇;
登上庐山之巅,云雾缭绕,俯视万物,便又有一种一览众山小之感。
所以,不论身处庐山的正面亦或是侧面,都能领略庐山独一无二的美。只因每个人欣赏庐山的视角不同。
可是,无论横看、侧看还是远看、近看,庐山的真正面目始终不能完整地看清,正如盲人摸象一样,每个人只看到了庐山的局部,于是这才有了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
这不由得是我们想起了影响苏轼一生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本是为了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很多文人却看出了其中的弊端和不适之处,苏轼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仅维持了16年便宣告失败,对于这场变法,苏轼可以说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清楚地看出这场变法的弊处,却也无可奈何,只得被贬离京到杭州任通判一职。
可以说,王安石变法苏轼看的一清二楚,只因为他是局外人,他能更客观而公正地分析出变法的利弊,而王安石则是真正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一生超脱而具有独立的人格,从不人云亦云,他没有仿照李白的诗风,而是换个角度将这首《题西林壁》写得颇有理趣,充满了生命的哲学,这与他高超的思想境界有关。
正版全集唐诗宋词三百首小学生一年级课外阅读书籍幼儿园儿童宝宝学前必背诗淘宝¥23.8¥88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