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十年“磨”一筷,让“瓷”与“筷”尽情交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和文明用筷新风尚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作为中国文化最古老的象征之一,筷子的历史与汉字的历史几乎一样悠长,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与哲学。而陶瓷,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符号、千年不变的中国“名片”。当这两种文化符号如今经巧手结合于一体,于是便有了瓷筷——它既是人间烟火的盛器,又是传统文化的凝聚。
曲线流畅,六面体结构稳定,色彩雅致不失光泽,配以匠心独具的防滑设计、暗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圆尺寸……一双双在北京金宝街三礼堂陶瓷艺术馆中摆放的多彩瓷筷,吸引了诸多国内外嘉宾的目光。
聂驿清创办的“三礼堂”瓷筷
中华民族器以载道,以器敬礼,以礼行天下。在三礼堂瓷筷的发明者、江西老表聂驿清看来,以筷为礼,不仅代表着中国特色、瓷都特色,喻意着健康快乐、家庭团圆,也象征着天下人丰衣足食,代代福寿。“瓷”与“筷”的交融,堪称中国文化的一种世界表达。
提及这瓷筷的由来,还要追溯到瓷筷发明者聂驿清的一段海外往事。
年出生的聂驿清,老家在江西上饶农村,家境清贫,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5岁砍柴放牛、十六七岁帮助父母干农活,后来在家乡建筑工地上搬砖、盖房子,打了三年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建筑队要选一些体力好的年轻人到国外去”,聂驿清就这样以劳务输出的方式来到以色列打工,一次特殊的机缘巧合却让他顿悟人生的方向。
“周末打零工,我会帮当地一个富商修剪院子里的篱笆,我用上了建筑上的水平线技术,篱笆修剪得齐整,活像一件艺术品。活干得漂亮,人也努力,慢慢地得到了他的认可,让我们帮助干家里的活,比如擦银器。后来我们交流,他问我老家在哪?我说在江西,他不知道,他问我离景德镇有多远,我就告诉他‘很近’。”聂驿清说,富商激动地带他来到收藏室:里面摆放有许多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还有一幅瓷板画,画的是庐山瀑布,聂驿清告诉富商,这是我的家乡。
“瓷板画也罢、青花瓷也罢,他都当传家宝收藏。当时我就震撼了,这位外国富商远在大洋彼岸,却对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如此看重。”聂驿清说,后来这位以色列人就对他说,你这么年轻、这么努力,你家乡有瓷器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回去做?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年。”然而当时在国内,各地还“上演”着摆摊甩卖景德镇瓷器的场景,这让聂驿清感到痛心。他暗下决心,要让瓷器之都生产的艺术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市场的认可。
聂驿清创办的“三礼堂”瓷筷
回国后,聂驿清一直忙于做陶瓷艺术品收藏的生意,直到十多年前,一次归乡的经历促使他萌生了制作瓷筷的念头。
“妈妈在家煎豆腐给我吃,锅里边有高温的油,用的是树脂筷子,当时就闻到一种塑料味道。一看,筷子尖前面三公分以上鼓起一个很大的包,妈妈说筷子就是这样的,等一下不用的时候就会缩回去。妈妈说,木筷在南方潮湿天气中容易长霉,清洗不干净,只能用这种塑料筷子。”聂驿清陷入回忆。
“我想给母亲一双放心的筷子。”这件小事让聂驿清立志要研制出既实用好用、又兼具艺术价值的瓷筷。对瓷器发自内心的喜欢、对景德镇瓷器的喜爱,和对母亲的孝心凝聚在一起,敦促他走上了漫长的“瓷工”之路。
“瓷难成箸,就是说用瓷做不了筷子。我们就到处去学习,到德国、日本,到景德镇去学去问,问一些老师傅,都说做不了,也教不了你什么。”聂驿清说,“正因为没人做过瓷筷,如果我们能把它做出来,岂不是更伟大、更有挑战性?”
尽管七八岁就会用毛竹做筷子,聂驿清还是低估了瓷筷制作的难度:“开始不成功,不是烧弯掉了,就是烧出来很笨拙,只能一点一点地改……”
聂驿清创办的“三礼堂”瓷筷的各个生产工序
成型、晾胚、修胚、素烧、上釉料、高温烧制……景德镇上的“三礼堂”作坊内经常灯火通明,聂驿清一次又一次与瓷匠、工程师研讨试验,一次又一次推倒重来。
“不少人劝我,甚至有些人嘲笑,觉得我做了一件傻事。但不是有一句话叫‘铁杆磨成针’吗?我就不相信瓷筷做不出来。”年,经历两年的试验后,第一代瓷筷终于成型,人们赞叹瓷筷的美丽,而聂驿清仍然觉得“还不够满意。”
温度的细微差异、釉的浓度的细微差异、悬挂距离的细微差异、制模精度的细微差异……数不清的日夜,一点点调校整套工艺,这两根看似简单的瓷筷,耗费的不仅是巨额的资金投入,更是长达十年的时光。
身边朋友说,瓷筷投入太高收益太小,不值得;或者劝他,市场接受度有限,不适合商业化。聂驿清说:“我偏啃下这块硬骨头。”
如何烧制,就是一块“硬骨头”。
“瓷筷要吊烧。吊烧有一个弊端,就是顶头必须打一个洞、穿一根钢丝,我们穿的是一种直径0.6毫米的特种钢,悬空烧制后,再一点一点打磨,钢丝点完全淹没在瓷筷里,这是一项专利。”聂驿清说。
本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精益求精的匠心,聂驿清十年如一日投入在生产车间,几乎将过半收入、精力、时光都赋予了瓷筷。
笨重的问题、易断的问题、颜色不均匀的问题、筷子不够直的问题……在攻克一道道难题后,一直到年第八代产品出炉,他才缓缓地从窑炉边起身说:“我想要的瓷筷有了。”
聂驿清在检查正在生产中的瓷筷
到目前为止,瓷筷已经发展到第12代,一双标准瓷筷的“体重”从最初的60多克减到38克,长度统一为25.33公分,用纯天然矿物质颜料烧制而成的高温釉颜色则多达30多种……
“长期以来,中国人的餐桌上有瓷碗、瓷盆、瓷勺、瓷碟,就是没有瓷筷,现在有了,‘一大家子’就齐了!”到三礼堂陶瓷艺术馆参观的不少友人发出惊叹。
眼下,在北京、江西等地的一些酒店,逐渐出现了瓷筷的身影,瓷筷还走出国门,远销日本等国家……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人们重新认识健康的重要性。十年“磨”一筷的聂驿清也有了新的梦想:“希望每一位中国人拥有一双健康干净的筷子,瓷筷就是这样的筷子。君不见,很多瓷器沉在海里,几百年过去,再打捞上来的时候完好无损,为什么?因为瓷器抗氧化抗腐蚀。”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用惯了木制竹制的筷子,要想革新,谈何容易?
“我从小就想做一件与每个人有关的事情、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瓷筷就是这样一件事情。”认准目标的聂驿清说,“不管多难,我都会坚持下去,在我的有生之年,让瓷筷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全世界用筷子的地方……”(图片均为聂驿清本人提供)(完)
半月谈记者李斌、张漫子、陈钟昊
视频记者李斌、张漫子、陈钟昊、沈洋、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