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庐山游仙·
李白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大游历家。既读万卷书,又走万里路。他西自巴蜀、北至幽燕、东至齐鲁、南至吴越,漫游全国,几乎畅游过所有的名山大川,尤其对庐山的壮丽景色大加赞赏。他说:“余行天下,所游览山川甚富,峻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李白对庐山壮观的山水,最欣赏的是五老峰和瀑布水。
五老峰的五座山峰,嶙峋骨立,突兀凌霄,互不联属,恰似五位老翁并肩而坐,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李白游五老峰,对这人间奇景,以浓墨酣笔,着意歌颂,并决心在这里隐居,他在《望五老峰诗》中写道: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这首七言绝句,写景精辟独到,一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
李白喜爱的另一处庐山胜景是瀑布水,这是庐山南麓的东、西二瀑之一。水的源头是从高大的汉阳峰来的,其中一支从鹤鸣、龟背两峰中间溢出,水势奔注迫促,而崖口窄隘紧束,强大的水柱,喷散成数十百缕,形状像马尾一般,弥漫飞驰,因而称马尾水,是庐山著名瀑布之一。另一支从双剑峰东面,凌空下注到大壑中,悬挂数十百丈,简直是裂云而来,破壁而下,一泻千里,不见其底。这就是李白颂扬的瀑布水。这东、西二处瀑布,称东瀑、西瀑。合流汇为青玉峡,即开光寺后胜景。苏东坡在《青玉峡·漱玉亭》一诗开首时说,“高岩蔽赤日,深谷来悲风,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东瀑、西瀑都是山南美景。而瀑布水,也即西瀑,更胜一筹。冬旱时,水源较少,只有一线细流,循崖而下。而当春夏汛期,水源充沛,泉水直落霄汉,如垂匹练;日光照射,耀眼炫目。有时被山风击断,庞大水流被抛入云际,飞球卷雪,迸珠散玉,如同银色烟花,随空变幻,瞬息万状。西瀑的奇特,主要在它的高远,水源丰富,来势如银河倒挂,气势雄浑磅礴。李白对西瀑极为欣赏,他写的两首歌颂庐山瀑布水的诗,其中“日照香炉生紫烟”一首七绝,已经传颂千古。·苏东坡听棋白鹤观·
从观音桥乘车沿新修的登山公路往太乙村上行,不过数里,渐感山势逼人,翠崖擎天,一条清澈的溪水横亘在眼前。车至溪上石桥处,迎面一块巨石上刻着“白鹤涧”3个大字,相传此处为仙鹤们嬉戏之处。溪涧里遍布浑圆状的灰白色的大卵石,传说这是白鹤蛋。其实,这满涧的大卵石是庐山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白鹤涧两岸,松竹苍苍,山花烂漫,一条瀑布从涧上方的崖头飞泻而下,白鹤潭中溅起一片晶莹洁白的水花,像白鹤展开了羽翅。
白鹤涧附近有一座名声赫然的道观叫白鹤观。宋代《庐山记》的作者陈舜俞赞誉说:“庐山峰峦的奇秀,岩壑的幽深,林泉之茂美,为江南第一;白鹤观则为庐山诸胜景中第一。”所以从唐至清,很为文人雅士们所仰慕,来寻访探胜的人络绎不绝。白鹤观内殿舍楼阁,钟台回廊,很有一派气势。
宋元丰七年(公元年),诗人苏轼带着儿子苏过游庐山,来到白鹤观。观内庭院深深,一片悄然,松荫满地,不见一人,唯闻棋声响于古松流水之间。苏东坡本来不懂棋道,但一踏入这“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的诗一般清幽的境界,也不禁跃跃欲试,可惜他素无此好,无法学会。幸好儿子苏过粗通棋局,于是苏轼便让儿子与观中道人对奕,自己在一旁观看,或者索性独坐院中听这松荫流水间的落棋声,仿佛在欣赏一支悦耳的乐曲。这样他不知不觉在观内度过了一整天,并写诗记事,诗云:“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庭,风日清美。我时独游,不逢一世;谁与棋者?户外覆二。不闻人声,时闻落子。揪抨对坐,谁究此理?”在他看来,来白鹤观下棋听棋,不在于棋局的胜败,而在于可以进入一个天籁般清灵的境界。因为这对于具有很高文化层次与素养的苏轼来说,实在是妙不可
临走时,道士请苏轼留题,他便不加思索地挥笔写下了“玉佩琳琅”四个字。如今,那四字仍留在遗址附近翠竹林中的大石上,令游人如闻当年观里如玉佩琳琅般的棋子声。
·朱熹登临卧龙岗·
庐山南部五乳峰附近,有一条溪水从高崖奔泻而下,在崖下汇成数潭。潭名卧龙潭,所以潭旁的高地也叫做卧龙岗,与诸葛亮居住的卧龙岗同名。卧龙岗上古时候有一座卧龙庵,这座庵从宋至清颇有名气。
大理学家朱熹年轻的时候,爱读杨龟山先生(即杨时,龙图阁直学士)的诗文。杨的诗文里记述庐山卧龙庵有位姓刘的道士,不食五谷杂粮,仅食柏籽,饮清泉,身体十分健朗,虽年过百岁,依然神清气爽。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果有客来,刘道士必定预先知道……朱熹从此对卧龙庵和刘道士便生了向往之情,希望有机会相见。
淳熙六年(公元年),朱熹调星子任南康知*,上任不久他又读了陈舜俞的《庐山记》。陈氏在《庐山记》里对卧龙岗一带的景色大为赞扬,这更增强了朱熹登临卧龙岗的兴趣。当他带着随员攀山越岭来到卧龙岗时,发现这里的景色比陈舜俞《庐山记》中描述的还要美:群山青葱苍茫,悬崖三面壁立,银河般的瀑布从云头泻下来,在深潭里溅起一片水雾。潭中有*色的巨石数丈,如一条卧龙婉蜒在水中。潭方圆半亩,潭水清澄见底,游鱼砾石历历可数。每当春雨潇潇,山水猛涨,潭中瀑水怒泻,水雾迷蒙,仿佛那条神秘的卧龙就要驾风雨踏云雾凌空而出。可惜杨龟山诗文中记述的卧龙庵和那位神奇的刘道人已不复存在……
朱熹十分喜爱这里的风光,他在潭边久久地凝望着,惋惜卧龙庵的湮没,也为刘道士的消失感到怅惘。回去以后,他捐出十万俸钱,请友人崔嘉彦在庵的旧址上建造卧龙庵,也许朱熹十分敬佩诸葛亮,他还特地请人画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并将其安放其中。庵造好后,朱熹写了一篇有名的《卧龙庵记》。
探秘遗址,感知历史:湖湘的佛寺道观
壮美的水上雅丹,神奇惊艳
伊春五大景点——风光无限值得一游
群山间的无瑕美玉,云南的苍山洱海
登白塔山探寻远古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