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走近古诗词苏轼题西林壁
TUhjnbcbe - 2023/9/12 21:06:00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曾于公元年五月间,与友人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了他的思绪、诗兴,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这首《题西林壁》是其中之一,也最为人熟知。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以说是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大家。

这首《题西林壁》中的后两句最为有名,经常被人引用,它是诗人由看山赏景,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经历的感悟。

古人写庐山的诗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还有一首,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它专写庐山的瀑布壮观景象,想象奇特,是单纯的写景诗。而这首《题西林壁》,则是一半写景,一半述理,景理交融。

首先看诗的题目——题西林壁,其中“题”是题写、书写的意思;西林是指西林寺,它在庐山的西麓;壁,墙壁。诗的题目意思就是: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也就是说诗人,游玩庐山,一时来了兴致、感悟,于是就吟出了这首诗,把它题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

古时很多的文人墨客,在游山玩水时,来了兴致的时候,往往有“随时随地”题诗、写字的习惯,所以一些珍贵的诗、字得以保留下来。但他们题诗写字,和那些在景点乱涂乱画,书写“到此一游”的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

接下来,我们学习诗句。

这首诗四句话,很明显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写理,但是不难看出,后面的理是由前面的景得出的,所以景和理是一体的。没有景,理就缺少了基础和力量,没有理,景就少了内涵和韵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是从正面看,庐山总体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看则是从山的南面或北面看。横看和侧看,看到的庐山是不一样的,横看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却是巍峨耸立的高峰。那么从远处看、近处看,站在高处看、低处看,看到的庐山的模样、庐山的景色都是不一样的。

这两句是写庐山在诗人眼中的样子。喜欢旅游的朋友,游览过名山大川的你,一定也和苏轼有过同样的感受,只是没有他的文笔,没有像他一样精妙地表达出来,更没有题诗。所以说,诗人写的不仅仅是他眼里的庐山,也是众多人眼里的“庐山”,用十四个字概括了庐山的全貌,正是很多人想表达,而又不知如何准确表达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这句倒像一个问句,也是一个过渡句,它承上启下。为什么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形呢?庐山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是因为你身在其中。因为身在其中,所以你才分不清它是岭还是峰,远近高低才看上去各不同,其实庐山还是庐山,它始终没有变。

很多时候,无论是诗,还是文,写景是为了表达情感,这是很常见的。写诗文的人,总会把自己的生活阅历、思想感悟等掺杂其中,或隐藏,或直白。

苏轼的这首诗,一半写景,一半说理,细细品味,写景其实是为说理做的铺垫,诗人写此诗,给人的感觉重在说理。这和诗人的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苏轼写此诗时,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正在进行,诗人同时作为一名*治人物,亲身经历了王安石变法的过程,而且正在经历着。他在*治倾向保守,但是并不是完全反对变法革新,认为应该汲取合理的内容,所以他虽然站队保守派,但却为保守派所不容。

苏轼的*治倾向和*治观点是复杂的,有时候可能他自己也感觉到了迷茫、不知所从——到底是守旧,还是革新,没有一个绝对的方向。当他游览庐山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联想到当下的*治形势,诗人不禁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身在其中,所以才不知道孰对孰错,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是诗人对时下形式的一种内心的醒悟,也是一种自我无法解开的内心矛盾,此时此刻诗人很希望能够看清楚“庐山真面目”,却只能留下遗憾,只能把自己内心的真实题写在西林壁上,让时间证明,让后人评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近古诗词苏轼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