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祖籍陇西,长在四川,二十五岁出川远游。这个二十五岁的男人,英姿勃勃,套用红楼梦中一句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李白有这份自信很正常,一则他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在那个把诗歌作为仕途敲门砖的时代,李白信手拈来,这就是天赋,天之骄子。
李白有硬关系。他自己经常吹牛,李唐是自家同宗,论辈分,唐太宗大约该叫他二大爷。李唐发源于西北,李白祖籍也在西北,故而诗仙未必是攀高枝。论一论,十八竿子或许真能搭得上。不过,唐太宗百分之一千不知道李白是哪根葱。唐太宗知道他的时候,李白已经是大唐文化圈里的大咖。太宗手握传抄来的李白诗,很对胃口,这个本家有才华,值得培养,叫他来聊两句。
李白的才华,年少时便已展现出来。在匡山读书时,他就写出了“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三两松。”李白的愁是壮志未酬,是胸怀天下无处施展的愁。
后来,李白到了成都散花楼,又作了“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诗中的“一”和“九”二字像是点睛之笔,“一登望”对仗“九天游”,气势自然流露。
不难发现,数字是李白诗气势磅礴的原因之一。在李白现存的近千首诗中,近半数中都有一到十这样的数字,以及千、万这样的单位。
诗仙不是数学家,却把数字发挥到了极致。比如“一”字就在数十篇名作中出现。“一日”“一片”“一杯”“一曲”是常用词,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後千载名。”
便览他的作品,诗仙最喜“三”和“九”这两个数字。从一到九,九最大;在百、千、万这几个单位中,万字是李白心中的最大。李白的张扬性格从“九”和“万”这两个字可见一斑,他在追求极致,追求无限,无限更是自由。正如他的一生,放浪不羁,习惯于把事情做到极致,做到头,不计后果,这些都是艺术家特有的性格,却是*治家的禁忌。
李白对“九”和“万”字的爱是深入骨髓的。在他的作品中,“九天”和“万里”就像是诗的筋骨,随处可见,诗耐不耐看,常依仗这些数字。如九天二字,“为君一击,鹏抟九天。”“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攀龙九天上,忝列岁星臣。”“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这个词在多达十几首诗中出现。要多么霸气就有多霸气,只不过他的霸气真的不是装出来的,是真霸气。论霸气,诗仙是无人匹敌的,或许只有写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MAO主席有一点李白的豪迈气质。
再如万字,“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和“万”搭配着用,一个最小的数字,一个最大的数字,中间留下的巨大空间差距,就像是站在悬崖之上俯视谷底奔流的大河,震撼着我们砰砰的小心脏。再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这首诗里,诗仙用了“一”“千”“万”三个字,顷刻间层次感出来了。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就到。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甭管诗仙脑海里是如何描绘的这万重山的景象的,仅凭借这几个数字,李白的船跑出了高铁的速度,更跑出了一望无垠的豪迈!
诗仙喜好的另一个数字是:三。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千尺,吹的是有点大的,但是读起来极为爽快。没有这三千尺的飞流,就不会有“银河落九天”这样的既形象又唯美的比喻。“三千”和“九天”搭配起来,大有一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赶脚。“三千”就像是个温柔贤惠的姑娘,遥望那个高高在上叫“九天”的王子。
李白对“三”的爱大概是源于三月。《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三月是阳历的四月,一年中最好的时间,春花烂漫,鸟语花香,难怪诗人如此钟爱三月。李白写的最多的季节是春天,是三月。如“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诗仙,你是有多爱三月?三月送友人,三月观花,三月下河摸鱼,甚至喝酒都是三月最尽兴,“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说到酒,才说到了诗仙的心坎上。诗仙喝酒起步是三杯计的。三杯就能进入状态,三杯下肚,便嗨了。三杯之后便唱歌舞剑,“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三杯开始谈古论今,“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三杯开始敞开心扉,“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李白的酒量可能不大,但是李白的酒胆够大。动不动就来一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大话是放出去了,至于能喝几杯,管他呢,这就是诗仙,你以为他醉生梦死,其实他是在潇洒走一回。
除了喜欢三月,喜欢喝三杯。李白的数学并不好,数数也用三千,“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古人表达门客多,多用三千,比如平原君和孟尝君家都有三千门客。诗仙也没办法,若是写成“九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除了不符合史实,更重要的是,这么写叫没文化,李白是咖,自然不能犯这种错误。
至于时间长短,诗仙常常是从三千年起算的。这个时间尺度,大有人参果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霸气,“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学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三千年是李白心中的时间尺度,难道他想活个三千年,欲与彭祖试比高?
李白心中的距离尺度贫乏到令人发指。不是三千里,就是一万里,偶尔来个一千里调剂一下大众的口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实际距离是多少不重要了,不管是一千里还是五千里抑或九千里一万里,对于诗仙而言,三千里可以通杀。三千里在普通诗人手里就像一把扫帚,只能扫地,而在李白手中,只这一把扫帚,竟可打遍天下无敌手,凭什么?答:内力。
诗仙也有发愁的时候,极少有人能量化“愁”字,他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的白发,谁敢比我愁!这是发自李白心中的呼喊。这份愁若是写成“白发一千丈,缘愁似个长。”,比三千丈而言,总觉得味不够,需要加盐;若写成“白发九千丈,缘愁似个长。”或是“白发一万丈,缘愁似个长。”貌似忒过了,咸了需要加水。
纵观李白的一生,跌宕起伏,却“因祸得福”。正因诗人多出于困乏,李白才缔造了一个唐诗的巅峰时代,名篇无数,流芳于世。
他的诗篇如自己的性格一样,大气、豪迈、洒脱、不羁。这份豪迈与洒脱,离不开他对文字的信手拈花。正如诗词中常用的“三”“九”“万”,这几个字就像麻局中迫不及待要胡的那几张牌。设想一下,大唐那会若是有麻将这种游戏,李白一定是个麻将迷,而且爱胡三九万,不愧为四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