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四年级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含
TUhjnbcbe - 2023/8/14 20:04:00

9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生字。

cè()面山fēng()tí()词lú()山

二、下列加粗的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A.降落(xiánɡ)吟唱(jīn)B.萧瑟(shè)投降(xiánɡ)

C.骚客(shāo)只缘(yuán)D.谦逊(xùn)浪费(fèi)

三、“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

A.形容轻微的声音。B.形容颤抖的样子。C.形容青绿色。D.形容风声。

四、对句中加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梅雪争春未肯降(降低)B.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C.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D.骚人阁笔费评章(评议)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夕阳西下,一道余晖铺在江水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殷红色。(根据画面写诗句)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出言不逊B.稍逊一筹C.逊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

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我站在江边,看到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方面描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七、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诗人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角度仔细地观察和欣赏庐山。

2.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下列哪句诗启迪人们认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B.这首诗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C.这首诗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D.这首诗启发我们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八、课外阅读。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C.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2.“____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3.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含的哲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侧峰题庐二、D三、C四、A

五、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1)B(2)梅花比不上雪花的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

六、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七、1.正(横) 侧 远 近 高 低2.只缘身在此山中3.B4.D

八、1.B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4.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