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最玄妙的一首诗,句句立意深刻,令人回 [复制链接]

1#
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502/6544330_0.shtml

苏轼是宋朝文学史上的一代奇才,他这一生留下了太多的诗词佳作,而且每一首都值得让后人反复咀嚼,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尤其是曾经远眺庐山时,所写下的那首古诗,堪称是苏轼最玄妙的一首诗,句句立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玄妙

这是一首近似于大白话的古诗,只要通读一遍,就能够明了其中的意思。但是在这短短二十余字中,却又隐藏着无尽的高深含义,等待着人们去发掘。

也正因如此,这首古诗才被历代文人所推崇,被天下的芸芸众生历代传唱。有人从中悟得真谛,勘破世间诸多迷雾,也有人从中了悟人生奥秘,活出了无比潇洒的姿态。总而言之,只要细细品读这首古诗,总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巍峨的崇山峻岭,秀丽的山水风光,总是能够让他“俱怀逸兴壮思飞”。身在人杰地灵的庐山当中,不仅使他的胸怀变得无比开阔,同时也令他的思维突破了重重限制,一种异常奇特的感觉,不由自主的涌上了他的心头。

在这一刻,他仿佛从庐山的雄伟风景中,看透了人世间的所有玄妙。原来万事万物都是如此触类旁通,只需要一瞬间的灵感来临,就能够将天地间的一切都串联起来,形成独特的理解。这或许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仅凭这一句,就能够看出他的眼界,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个角度,或者某一个层次。而是站在所有人的立场,全方位的去看待一件事物。

横看成岭侧成峰

即使在某些时刻,无法真实的置身于相应的位置,但是通过心态的转变,与思维的想象,也一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是一个人心灵境界的体现,只有当思想升华到了这一层高度,才能够在随时随,地任意转换心中想要扮演的角色。海纳百川,包容一切,远近高低,纵览全局。

若是能按照如此要求为人处事,自然能够清晰地看透,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规律,避免人生中的诸多迷惑。而人们之所以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能将自己的心置身事外。正所谓事不关己,才能看得更加清晰透彻,不被种种假象误导。倘若过度关心,只会深陷其中,乱了方寸,造成“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现象。

置身事外

相对于第一句中所透露出的含义,这一点则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思想作为指导,不能把心放在在局势之外的话。那么不管站在任何角度,也都无法达到总揽全局的效果,只能看到事态的冰山一角,无异于管中窥豹。

所以他才会在这首古诗中,最后感叹道“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这是对世人的一句警醒,是在委婉的告诉我们,人虽然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免不了被俗事缠身。但是我们的心,却可以从世俗中超脱出来,用局外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俗事缠身

如此一来,所有的问题与烦恼,都将迎刃而解,再也不能对内心形成任何困扰。身在其中,心在其外,万事不关心,真理自然明。若是能怀着这样的心情去生活,那么将再也没有任何事物,能够牵绊你的内心,世间的所有,在你面前也将无任何奥秘可言。

而苏轼的一生,能够如此豁达潇洒,依靠的也正是这种心境。而且值得庆幸的是,他在游览庐山时,把心中的感悟都用文字记录了下来。从而也造就了苏轼这首最玄妙的古诗,句句立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苏轼

不过对于此诗,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不一样的心得体会。它就像是一座精神的宝藏,让人始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挖掘这座宝藏的方式,只有一种——用心。因为这是精神上的传递,思想上的感悟,纵使说尽千言万语,也不如用心去默默品味。

如果您喜欢本篇文章,还请多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