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宪法制度的历史发展人大建设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1228/7720944.html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两个紧密相连”的重要论断,对于深入学习和正确理解中国宪法制度具有重要指引意义。不了解中国近现代多年以来艰难曲折、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进程,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国宪法。

(一)宪法问题在中国提出始于晚清

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西方先搞起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宪法首先要确立的是资产阶级的统治。”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抗争、探索和尝试。西学东渐之下,立宪救亡、变法图存,成为那个时代很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们寄希望于按照西方宪*制度模式、仿行日本“明治维新”来改良改造中国,然而最终都没有取得成功。年,清*府主张改良的一派发起戊戌变法,史称“百日维新”,后来遭到了统治集团保守势力的残酷镇压,“六君子”血洒京城菜市口。年和年,清*府迫于各方压力先后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但根本不能取信于人,必然随着清王朝的终结一同消失。

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产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讲到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然而,限于历史条件,革命和约法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北洋*府时期,先后有“天坛宪草”(),袁世凯的“袁记约法”(),曹锟的“贿选宪法”(),段祺瑞的“民国宪草”();南京国民*府时期,又有蒋介石的“训*时期约法”(),“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等等。各种版本的宪法文件先后推出,各种*治势力轮番上台表演、反复博弈,“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究其实质,他们都不过是想用宪法、宪*、立宪等招牌和名义,装点门面、笼络人心,维护旧势力的反动统治,最终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为中国人民所唾弃。历史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宪*制度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二)中国共产*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就开始对人民民主*权的总章程进行探索和实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文献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在局部地区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我们*对未来全国性*权体制提出基本构想和原则,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献是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论人民民主专*》()。这些重要成果,对新中国国家制度构建和发展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府组织法》。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宪法性文献,确认了近代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的英勇斗争和中国共产*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掌握国家权力的伟大历史变革,确立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新型国家制度的基本架构、根本原则和活动准则。

(三)我国宪法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和弯路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偏差和工作中的失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出现停滞、徘徊。特别是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给*和国家事业带来严重破坏和巨大灾难,“文革”期间宪法形同虚设。这个教训极为深刻。

“文革”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同我国宪法制度直接相关。年8月至9月,*的九届二中全会在江西庐山召开,其中有一项议题是讨论宪法修改草案。会上,围绕要不要在宪法中写国家主席、要不要设国家主席、谁来当国家主席等问题,毛泽东同志同林彪集团进行了尖锐的斗争。林彪、陈伯达等人借“讲天才、设主席”之名企图抢班夺权的阴谋最后未能得逞,并开始暴露、失势。庐山会议上的这件事情已经久远,但由于涉及我国宪法制度,后来经常为学者所提及,特别是在讨论国家主席制度时更是如此。对这个问题,需要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予以正确认识和说明。

在“文革”后期,我国修改制定了一个宪法,即年宪法。这是一部存在严重问题的宪法。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又修改制定了一个宪法,即年宪法。这部宪法虽然有一些新变化,但仍存在许多明显的缺陷和局限。年和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三次会议曾经对年宪法作过两次修改。总的看,年宪法和年宪法,都是改革开放之前那个特定时期的产物。

(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我国宪法制度

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并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策,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需要,于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年宪法确立的许多重要制度和原则,都源于年宪法和年《共同纲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它们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分别于年、年、年、年和年,先后5次对年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先后通过52条修正案。5次宪法修改,体现和反映了中国共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通过宪法修改,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我国宪法确立的一系列制度、原则和规则,确定的一系列大*方针,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越久远,事业越发展,我们就越加感受到宪法的力量。

(五)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回顾我们*领导的宪法制度建设历史,可以得出许多启示和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概括为四点重要结论:一是制定和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二是我国现行宪法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的,是我们*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三是只有中国共产*才能坚持立*为公、执*为民,充分发扬民主,领导人民制定出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四是我们*高度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中的重要作用,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这是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国宪法制度的历史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我们*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发生的历史巨变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就能够使全*全国人民深刻认识我国宪法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我国宪法的深厚根基和丰富内涵,在历史的启迪和传承中弘扬宪法精神,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

——摘自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履职培训讲座上的报告《中国宪法制度的若干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