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七律长征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诗中字音、词义;理解诗句内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能力目标:理清诗歌思路,学习诗歌语言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等手法地运用。


  3、情感目标:感受红*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2、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感受红*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目标确立:

各位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看一段视频。

大家看完视频以后,是不是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最悲壮辉煌的战略转移呢?可以称得上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呢?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群人,用毅力战胜了艰难险阻,用自己的热血书写了不朽的传奇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七律·长征讲的,就是那时候的故事。

由于这是一首诗歌,是高度凝练的文学作品,这里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以三个点作为目标学习,依次我们的课程安排是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呢我们完成第一部分“走进诗歌——了解写作背景”和第二部分“认识诗歌,掌握生字生词”,第二课时呢我们重点讲第三部分“品读诗歌——逐句分析讲解”,第三课时呢我们讲最后一部分“感悟诗歌——总结情感抒发”,并以我们这篇课文的内容来进行一个小小的座谈会。

二、走进诗歌——了解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2.文体背景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3.写作背景

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为摆脱国民**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共进行了余次战斗,攻占多座县城,红*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于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胜利会师。年10月,红二、四方面*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会师。红*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四、认识诗歌——掌握生字生词

1、指导朗读要求: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

2、学生齐读课文。

3、逶、迤、磅、礴、崖、暖、渡七个字的笔顺演示,对于字义、组词、造句、巧记方法和造字逻辑有具体解读。并且着重强调每一个字书写的侧重点。

五、品读诗歌——逐句解读讲解

1、“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在毛泽东和*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着重发散:“等闲”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联想一个词叫“等闲之辈”,就可以推测出其意思——等闲:意思为轻易;随便;寻常;平常,或指凡夫俗子,普通人。

说到长征难,同学们看一下全诗哪里体现到了具体的难呢?大家找一下下文。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突出表现红*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思考一下——为什么五岭山脉和乌蒙山如此艰难的征途被写做波浪和泥丸?——这里是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红*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再联想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诗中有哪些也用到了比喻和夸张呢?

知识复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运用了夸张手法的诗句举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知识复习——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诗句举例: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游戏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打着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思考一下?为什么“暖”,又为什么“寒”呢?——“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承上启下,一方面表现了红*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这句诗的意思是——更加令红*欣喜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5.全诗小结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等修辞,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的豪迈情怀。

六、小练笔

《七律·长征》是由8句诗句组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大气恢弘的革命巨制。但是篇幅有限所以不能完完全全的还原当时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上的点点滴滴。所以要求同学们这节课下课以后,利用网络工具查找长征相关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了解长征两万五千里征程中的点滴故事。并写下读后感或观后感,字以上。这里推荐六部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供大家参考。

七、感悟诗歌——总结情感抒发

1、红*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为何只描写了这几幅画面?

明确:诗人正确地处理了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再现了红*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本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不仅如实地写出红*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千难万险,更揭示出共产*人和红*战士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本质,使长征的战斗历程和红*的伟大形象得到了充分而又完整的体现。
  

2、总结归纳

首联: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全诗总纲。

颔联: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对应千山。

颈联: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对应万水。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是全诗高潮。

展现出红*战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乐观豪迈的精神。

3、诗歌主旨

本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4.艺术特色

(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这首诗只用了56个字,就高度概括且艺术地反映了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作为*治家兼诗人在精心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以个别表现一般方面的非凡功力。

(2)情景交融表现中心

这首诗依据战斗生活的真实顺序叙述长征途中的典型场景和史实,除首联直接抒情外,其余几联都是景中寄情,情景交融。作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表现了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夸张手法的巧用

作者在这首诗中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这样写表现了红*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当然,这种艺术化了的手法,不单纯是个技巧问题,它是领袖、诗人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像以及过人的胆略的自然表露。

八、课堂讨论——座谈会

主题:长征历程中的小故事分享

分小组讨论推出代表依次来到讲台前为大家展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