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首诗,短短2句话, [复制链接]

1#

苏轼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首诗,短短2句话,却道尽生死哲学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仕途衰落,此后颠沛流离,人生的变幻无常使他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这种苦闷,普通人即使寄情山水也无法完全驱除,但苏轼做到了。

苏轼晚年的境遇是悲凉的,但又是幸运的。当时他遇上皇帝大赦,得以返回家乡,又听闻儿子即将上任就职,亦是十分欣慰。

苏轼临终前还特意写了一首禅诗来提醒儿子以后的路:

《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的大意是:庐山烟雨风光与浙江的钱塘潮,都是闻名天下的胜景,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倾倒,挥毫泼墨,这等名震宇内之宝地不亲自去见识一番,是会抱憾终身的。

可是到过之后,却发现没什么特别,依然是庐山烟雨与钱塘浪潮。

这是一首广为宗门引用的理趣诗,形象地展示了未悟与悟后的境界。

悟前千般恨难消,千念万虑,放舍不下,把那庐山烟雨与浙江潮,把那须实证的佛性禅心,看成非我的存在,其实大谬;

等到大悟后,放下诸念,才明白那胜景亦不过是佛心我心的微妙体现而已,佛性在悟前悟后未曾有丝毫改变,依然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只不过觉者开了天目,获得了大智慧而已。

唐代的青原惟信禅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首诗也正是包含了三种境界:第一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每个人刚来到这世间时都是懵懂无知、纯洁无瑕的,人们告诉你这是“山”,这是“水”,那么在我们眼里,“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了,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当我们慢慢长大时,我们会发现这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这时我们便会产生困惑,甚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就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第三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从懵懵懂懂到认清世界的本质,这个过程便是成长。

有些人汲汲营营了一辈子,最后才恍然发现一切不过是虚幻,“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我们已不复当年的纯真。

世间万物,犹如过眼云烟,这种返璞归真的认识便是第三重境界了。

苏轼也曾汲汲于功名利禄,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他明白: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他不希望儿子步入后尘,所以才会以“庐山烟雨”为喻,告诉儿子莫要执着于官场功名,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令人感动。

作为中国诗词的高峰之一,苏轼将自然美展现的淋漓尽致。诗词需要雕琢,真情实感才会感人,苏轼的诗词便具有这样感人的生命力。在山水中寄情,在自然中达意,将眼中的自然美景化为笔下浪漫的文字,创造诗意的奇迹。

苏轼此人,洒脱一生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苏轼的一生,体会他的壮志豪情,不妨去看一下《苏轼词传》。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这一套书,它不仅包含了苏轼的作品,还有仓央嘉措、辛弃疾、李清照、李煜、纳兰容若的作品,可谓是“诗词界的百科全书”了。

有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现在很提倡国学教育,年9月,全国中小学使用的语文课本增加了古诗的数量,小学有篇,初中有篇。这说明古诗词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了。

这套书分别收录、整理、翻译了这6位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每一首诗都有优美的赏析: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他们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套书文笔华丽而不浮夸,可以让我们充分的感受诗词之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能够在这浮躁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一方清静天地。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排版也是非常的舒适,印刷清新,阅读起来也是非常的顺畅。

这么不可多得的一套书,现在活动价只要49.9元,一顿饭的钱,领悟的确实不一样的人生,实在是个机会!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