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8302892.html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
但若论最有禅意的还是这首《庐山夜雨浙江潮》:
《庐山夜雨浙江潮》
——宋代.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在未曾观看过庐山烟雨和钱塘江潮时,对这两个人间胜景*牵梦萦。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
可当苏轼饱览了庐山的烟雨,出任杭州刺史,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这些原来向往的奇景不过是平常景物,庐山烟雨是庐山烟雨,浙江潮,也不过是浙江潮罢了。
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当年冲动之下向往的这些磅礴之物,终究没敌过时间带来的平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