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影像方志丨庐山庐山恋天下,天下恋庐山 [复制链接]

1#

代表搜狐旅游自媒体和时尚旅游来参加了这次一起看世界,雪弗兰SUV最美中国行探幽徽州古迹游。

生于湖北的我却一直遗憾没有去成距离并不太远的*山,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山归来不看岳。”和一群陌生的伙伴自驾游,这种未知的兴奋和已知的期待融合在一起,带着这般心情飞机已然抵达*山屯溪机场。

第二天清晨,十辆雪弗兰SUV整装待发,行程如下:*山屯溪(G3京台高速)—65公里—*山汤口(G3京台高速)—65公里—*山屯溪(S)—40公里—休宁蓝田(S、Y、)—26公里—黟县宏村(S)—17公里—黟县西递(S、S42*浮高速)—公里—景德镇(G56杭瑞高速)—公里—九江(S、北山公路)—33公里—庐山轱岭(S、G70福银高速)—公里—南昌。

我们8号车同行的两位大哥都是汽车媒体的行家,由于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并不相识,所以一度出现了冷场的现象,大家在车里各自玩着手机,闭目养神,等待着目的地的临近。车队一行30多个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自媒体人还是雪佛兰车主。缆车抵达山顶时,见过那么多的美景,对于美我还是会大惊小怪,我想这就是心不老所以才会颜不老的秘诀吧。

*山集八亿年地质史于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我们车队的三位伙伴和另外两个媒体朋友组成第一梯队,马不停蹄的攀登第一批抵达光明顶,作为唯一一名女性成员倒是让旁人产生了些许好奇,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曾经的自己运动细胞是多么的发达。因为有了这种话题和契机,我们车队之间也开始熟悉起来。

从*山到屯溪,再到宏村,到西递,在烟雨朦胧中的徽州美得不像话却又像画。诗情画意赛江南,而这点点滴滴的风景中孕育了多少个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他们却又确实存在。那成片成片的菊花台,茶农们穿梭其中,仿佛身披*金甲。我们在车上谈天说地,从汽车到星座到旅行再到观念的变化。两位大哥陪吃陪玩帮拍照撑伞提行李,而我却在享受着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接受别人的好就像施于别人的好一样,都是一种美德。我用三十年的时间在探索应该如何去生活,我尝试了多种方式,更换了多钟人格,跟随着中国社会演变的进程,我现在觉得快乐最重要,快乐不是兴奋不是狂喜,是刚刚好.

从西递到景德镇再到庐山,这个我二十多年前和父母一起来过的地方,十多年前我和父亲单位的同事子弟一起来旅行的地方。安徽是我自出生离开湖北去的第一个省份,庐山是我人生中旅行中去的第一个景点。从*山到庐山,从安徽到江西,是一个成长的距离。

车队顶着满山的浓雾在庐山中穿梭,我说是妖气,旁边坐的胡哥说似仙境。乐观总能感染到周遭的人,于是疲惫的我们依然选择了晚上步行去庐山电影院去看那场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电影《庐山恋》,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们居然能把这部现在看来糟点和笑点颇多的电影看完,看得还挺投入。我在观影的中途还一度落泪。

时代在变,故事却总有惊人相似之处,无论是撕心裂肺无疾而终的爱情,还是不离不弃从一而终的陪伴,那都是我们的心脏,就像左心房和右心房,没有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更爱。当庐山爱上*山,那也是一个车队公里的距离,那更是互相爱慕却遥不可及的距离。

分享 转发
TOP
2#

CCTV-10

8月29日晚间21:53

《中国影像方志·庐山》

千古风流一匡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多数人是因为李白的这句名诗知道了庐山。

从司马迁“南登庐山”以来,庐山就开始了它漫长的文脉生长,不知有多少位文坛巨匠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篇。

文人作诗于庐山

漫步云上天街、感受庐山恋情,聆听石工号子,欣赏曼妙田园。数不尽的风流,在这里挥洒。数不清的传奇,在这里演绎。

诗人眼中的庐山

庐山是一座为文而生,与诗作答的人文之山。

诗仙李白先后五次来到庐山,这是他理想中的仙山。李白为凌空而下的庐山瀑布所惊叹,诗绪翻涌,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云雾

三百多年后,苏东坡来到庐山。多年的贬谪生涯,让他体会到了生命中的悲苦与艰辛,不同的人生况味让他感受到了与李白不一样的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与李白大气磅礴的《望庐山瀑布》相比,苏东坡的这首小诗却含蓄蕴藉,思致渺远,透着启人心智的哲理与禅意。

庐山美景

与以上两位不同,在四十岁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眼中,庐山有另一番韵味。

庐山人的文化传承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眼中的庐山

诗人陶渊明的眼里,庐山远离喧嚣,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归隐的日子里,他“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庐山成就了他田园诗祖的美名。

陶渊明生于庐山,逝于庐山。一弦清风,半瓢浊酒。嬉笑间,田园诗歌传遍天下。今天的庐山人,秉承着陶渊明对这片自然山水的理解,守护着庐山的自然生态。修建环境友好型的客栈、民宿,吸引各方游客来此享受自然,体验新的田园文化。

庐山现代田园文化

在庐山,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从未曾淡去,这方美丽的山水让人们沉醉其中,他们循着陶渊明的足迹,感受自然之美,触动内心之弦,奏出淳静轻灵的生命之歌。

庐山之美

庐山这个历代文人的朝圣之地,不只有山水与人文的熔铸,更充满了时代脉搏的跳动。

现代庐山

从一座山到一座城,一段段旅程的路标中,一个个光环成为庐山的注解,“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这是世界对庐山的赞赏,也是庐山对世界的责任。

明月清风,与谁同坐,

千古风流一匡庐。

风云际会,还看今朝,

苍生福祉并追寻。

-方志档案-

上映于年的电影《庐山恋》,让庐山成为中国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