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侯本文
瓷画情缘
我从小生长在陶瓷之乡——博山山头镇,祖上几代人都是以陶瓷行业谋生,我从儿时就对陶瓷艺术品、绘画有种特殊的情感,总想学习绘画和制作工艺品,天不佑我,无缘陶瓷行业,参加了工作在淄博有机化工厂。后参军六年,退伍后转地方开车,每天工作奔跑在各地的公路上。但是绘画的愿望我从没有放弃。因为工作性质经常与文化界接触,并经常参观书法、绘画、座谈、展览等,也经常异地参观、访问,更加激起我对学习绘画的欲望和信心。特别是退休后,以书、报、刊物、网上、电视讲座为伴,仔细研究分折经典作品,几年前又在老年大学学习山水画几年。并加入山东省陶瓷协会,经常参加展览,培训、学习班、讲座等交流。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瓷画技艺不断提高。
《一》我学习绘画得益于书画界老前辈们的影响和启发。
▲博山陶瓷厂老艺人李庆章先生早年送给我的字画《岳阳之春》
年退伍回博山后,我经常去战友杨金平家找他玩,有幸认识了他同院住的博山陶瓷厂老艺人李庆章先先,以后我经常拜访,先生好客、热情,对瓷画博学精通。老先生对我的启蒙教导,给我这“门外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拿出多年的画册一一对我讲解内容,拿出年在北京参加“群英会”,周恩来总理用毛笔亲手写的奖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艺人”。通过多次的接触,并激发了我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老先生给我画了一幅山水画“岳阳之春”,我收藏至今。
▲昃如川先生多年前送我的墨宝《诸葛武侯诫子书》。
▲王颜山先生多年前送我的书法字画
我与昃如川先生因工作关系交往多年,是个和蔼慈祥的老人,每次与他会面都很健谈,给我讲很多名人轶事,博山的故事,书画方面的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为人要谦虚谨慎,谨言慎行。也给我留下了多幅墨宝,鼓励我多学习、多交流。老先生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
因工作关系我也经常与书画界前辈们的多位老师出发访问,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多次开车与朱一圭、王颜山、张茂荣、路长存、昃如川等老先生们异地旅游参观,学习访问。
▲朱一圭先生送我多件陶盘提字作品
记得那次去掖县南山寺,参观中国著名书法家郑道召的碑文石刻,在碑文前诸位先生们对碑文详细解读,逐字解释,讲述故事的情节。还有去济南参观,博山老艺人李左泉的儿子为其父在济南举办的遗作展览,各位老先生对展出的每幅画一一点评,高度赞扬。对李左泉老先生在艺术上追求精益求精的例子及一些动人的小故事,我印象深刻,使我增长了很多绘画方面的知识,加深了对画意画面的理解。经过多年与书画界老师的接触,耳闻目染,对我以后的学习绘画起到了视野开阔,取百家之长的特点。
▲年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乔希儒先生到我工作室指导,并留下墨宝《节节高》书画。
《二》旅游写生加深绘画艺术创作的灵感
▲侯本文长江三峡夔门留影纪念
以下是我多年创作的作品
《江南春韵》
春来江水绿如蓝,雲雾飘渺在山涧。
翠竹苍松滿目绿,花红柳绿秀江南。
我爱祖国的山山水水,足迹走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每当投入到大自然怀抱的时候,无不为祖国的壮丽山河所感动和陶醉,那巍峨峻秀的群山,奔腾不息的江河,茂密苍翠的森林,碧绿宽广的原野,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游黄山》
峻峰奇特刺苍穹,危崖沟壑看劲松。
东海西海看云涌,光明山顶观群峰。
《江汇千溪水,云吞万壑松》
秦岭巴山,原始风景。群峰峻秀,巍峨壮观。苍松翠柏,植物繁茂。江河交汇、瀑布多姿。云雾飘渺,气象万千。
我多次去襄渝线旅游写生,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秀美多姿的秦巴风光。
年9月侯本文创作
《雁荡山大龙湫》
金秋九月东南行,万水千山好风景。
雁荡奇景惊天下,龙湫瀑布赏美景。
沿途战友迎远客,不忘当年铁兵情。
我三次去缙云、丽水、雁荡山,山水秀美,人杰地灵。还有郑长兴、胡文敏等多个战友,每次去都热情接待,不忘当年的战友情。
通过旅游写生打开了我绘画的思路,行万里路见多识广,把各地的优美景色收入胸中,经过多次构思布局,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瓷画。每次旅游归来,我先后创作了多件作品,如“华山雄姿”“黄山秋韵”“雁荡春色”“南岳衡山”“燕山雪霁”“奇山秀水张家界”“奇峰云台山”等作品,我多年的心得是“寓情于景”才是山水绘画创作的真谛!
年10月,应张家全战友邀请,重游襄渝线,在西安由孙卫东战友陪同我夫妇游览了“西岳华山”,被它的雄、险、幽秀所震憾。归来后创作了《重游襄渝线》《华山雄姿》等作品。
《登华山》
索道直飞西峰顶,恰似展翅上天空。
万树染色五彩艳,恰似层翅上天空。
绝壁万丈惊险美,远山云雾飘渺中。
华山之巅看群峰,万里山河收胸中。
游博山石门风景区创作《山乡水韵》。此瓶是过去博山陶瓷厂出产的宝石瓷花瓶。
《燕山春韵》
昨夜一场雪,万树梨花开。
又是丰年兆,雪融孕春天。
《燕山春雪》年第四十二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铜奖》
《山乡雪霁》
雪后山乡一片白,雪压青松更洁挺。
滿山幅幅是画卷,如梦如幻似仙境。
多年来,我游览了祖国的东、南、西、北,地域风景,看到了三山五岳的神奇秀美,各地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博大精深,引人入胜。江山峻秀,多姿多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过读过后,一定有所感悟!
《三》难忘铁道兵那段浓浓的军旅情
年一年,从军六载,一生最难忘的还是那段浓浓的军旅情。我战斗在施工连队打风枪,后调团汽车连,师汽车三连,再调师部小车班,我从基层一歩步走来,深知施工连队战友们的艰难,汽车连队战友们的辛苦。战友们用青春、汗水、鲜血、生命,修建的条条铁路线,让我们永远难忘。
我有个梦想就是把铁道兵那不怕流血牺牲的艰苦生活,用文字写出来,把那条条铁路线用绘画展现在瓷瓶、瓷盘上,来纪念我们那段难忘的军旅生涯。
五十多年前修建的铁路,因备战要打仗,都是修建在人迹罕见的深山峡谷之中,很隐蔽的地方,战友们在大山中绝壁上打山洞,在急流险滩上架桥梁,克服各种困难去完成任务。
我们汽车兵运物资,每天奔跑在坑凹不平的土路上,山高路险的崇山峻岭、山沟密林之中,去完成艰巨的运输任务,每天累得光想睡觉,疲劳的很,哪有时间欣赏自然风景?这都是几十年以后,故地重游时才发现这些地方这么美!
重游襄渝线瓷画创作谈
年,我们战友吴建民、陈德民、万连成、侯本文四人,怀着激动的心情,重游了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襄渝”铁路线,去追忆那段难忘的军旅岁月。
年底,我们部队从内蒙古急调陕西安康地区参加会战,抢修国家“大三线”建设,“襄渝”铁路。当时我们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曲,徒步翻越了白雪覆盖的秦岭山脉,风餐露宿,雨雪无阻,行军半个月到达陝南。
在这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安营扎寨,修路建房,在悬崖峭壁上吊着绳子一锤一锤地打眼放炮,凿出洞口。机械设备全靠肩扛人抬运上工地,战友们冒着落石、塌方、瞎炮的危险,超体力地强行施工。在这建起的简易油毡纸营房里,夏天热得喘不动气,忍受着蚊虫的叮咬。生活物资极度贫乏,吃压缩干菜,油、肉很少,工作生活异常艰苦。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战友们牺牲、流血、流汗,硬是把一座座高山隧道打通,一道道跨江河大桥架起,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无数战友也为修这铁路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据统计平均一公里铁路就牺牲一个战士,铁路两边的墓地就像闪烁的繁星,永远留在了这青山之中。
01:20
忆往昔,峥嵘岁月令人难忘,今故地重游怎不叫人触景生情。如今列车穿越群山,驰骋在江河大桥上,天堑变通途,那壮丽秀美的山河就像一幅幅流动的山水画卷,镶嵌在秦岭巴山大自然的画廊之中。
铁路沿线发生了巨变,新经济区崛起,城市楼群林立,秀美的乡村一一闪过,让我们思绪万千。时光流逝,转瞬四十五年,想起那段艰苦而多彩的战斗岁月,心潮难平,它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如果没有我们当年铁道兵的浴血奋战,沿线就不会有今天的灿烂辉煌,这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旅游归来后,经过多次构思创作,我要把“襄渝”铁路穿越秦巴山区的壮丽美景,桥隧相连一线天的奇景,大桥纵跨江河山涧,那秀美的画面展现在瓷瓶上,把我们铁道兵那段浓浓难忘得军旅情节,熔于绘画之中。瓷瓶题诗:
《重游襄渝线》
滔滔汉水秦巴峰,难忘军旅战友情。
军民共筑襄渝路,我是当年铁道兵。
作品撰文:侯本文年春
此瓶年参加四十一届山东省陶瓷设计创新大赛,荣获《银奖》。
年《重游襄一渝线》此瓶捐献给陕西省安康博物馆。把它留在了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特作纪念。
《铁道兵颂》
忆抢修北京一通辽战备铁路线
人生几度春秋寒,转舜就是几十年,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军旅生活如在眼前。
年6月,原铁道兵十一师五十二团,张家泉老战友召集部分老战友,在天津原老部队聚会(现在的中铁十六局二处),共叙多年不见的战友情,重游了四十四年前,战友们顶风冒雪斗严寒,浴血奋战的战备铁路,“京通”铁路线,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六、七十年代,国际形势非常紧张,中苏对立交恶,前苏联陈兵百万在中苏、中蒙边境,号称要给中国作“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战争的阴云一触即发,边防线上小冲突不断,如果战争爆发,关内至东北的铁路中断,石油钢铁煤炭战备物资运不进关内,将成为我国的最大隐患,必须抢在战争爆发前,抢修一条北京至东北的战备铁路线。
00:52
年我们铁道兵十一师奉命从西南襄渝线,紧急调往北京、河北滦平、承德沿线,抢修“京一通”铁路。部队在长城内外,燕山山脉摆开战场,不分日夜,争分夺秒地施工。那几年长城外承德地区特别冷,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十度左右,施工、生活都很艰苦……战士们发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战天斗地顽强拼搏,打通了一座座隧道,架起了一座座铁路大桥,建起了这条“京通”战备铁路线。
现在重游京通铁路线,思绪万千,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又历历在目,如在眼前。看到现在沿铁路线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从心里感到高兴,我们当年的付出就是为了今天的国富民强,值得!
铁路沿线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触发了我创作的灵感,归来后,把看到的美景浓缩在绘画中,以寄托我们那段难忘的军旅情怀。作品撰文:侯本文
《铁道兵颂》瓷瓶年参加山东省第四十二届陶瓷创新大赛荣获《银奖》。
《悠悠军旅情》在年第四十三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评比中荣获《银奖》
《情系襄渝》创作谈
朋友:你乘座列车路过襄渝线吗?(湖北襄樊一陕西安康一四川重庆)那是我们铁道兵战士在至年期间,由战士、学生、民工,用生命鲜血汗水,修建的西北铁路大动脉。古人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我们军民的共同奋战下,化作了大道通途。
每当人们坐着列车行驶在崇山峻岭、山中隧道,跨过大江大河、山涧大桥的时候,无不为当年的工程之艰难险阻而感叹!当年的建设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故事,那是我们铁道兵在铁路建设史上留下的一座丰碑。
我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当年真实的感受,每当想起那段历史,心潮难平,更难忘记那段艰苦的岁月和那些为修铁路而牺牲的众多战友。创作瓷画的初衷是唤起战友们对五十年前那段军旅生涯的回忆,让更多的人们知道有这样一代铁道兵战士在祖国最困难最需要建设时期,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无私的奉献给了军营,奉献给了祖国的早期铁路建没。
《情糸襄渝》作品在年山东省第四十四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评比中荣获《银奖》。
《巴山蜀水创作谈》
年10月,我们铁道兵战友再次相邀重游襄渝线,陕西安康,这里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地方,那艰苦的战斗岁月,虽然时隔近半个世纪,它深深印在脑海里,终生不忘,还时常眷恋着巴山蜀水的朝朝暮暮,因为我们把宝贵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铁路建设。
古人曾感叹“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我们铁道兵流血流汗,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下,逢山凿洞,遇水架桥,终于把它化作了大道通途。每次去襄渝线我们都会到烈士陵园,看望那些为铁路建设而牺牲的战友,当面对着大片大片的烈士墓碑的时候,心情十分沉重,大声的悼念“战友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襄渝铁路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织成铁路网,秦岭、巴山、汉水变得更加秀美壮观。重游我们战斗过的地方倍感亲切与自豪。秦岭巴山,山势陡峭,巍峨壮丽,滔滔江河、奔腾交汇、瀑布多姿、气象万千。
00:58
旅游归来后思绪万千,我要把巴山蜀水的美景再现于瓷画中,把自然的美景与当年修建的铁路线,浓缩在画面有限的瓷瓶上,本着原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理念,仔细观看录像、照片,进行了反复的多次创作,几拟其稿,终于得已完成。
美丽的秦巴群山,襄渝铁路线在瓷画上再现,瓷瓶放在旋转的几座上,达到了四面入景,望衡九面的效果,错落有致的峻峰,奔腾曲折的江河、瀑布,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还有那时隐时现的云雾,并特意在观景台上画上几个人物,远眺壮观的铁路远景“看!那是我们修建的铁路”。纵观全景俨然一派陕南、川东的自然风光。把我们那段浓浓的军旅往事溶于绘画之中,我感到“寓情于景”是绘画创作的真谛。
作品撰文:侯本文
《襄渝情怀》
年3月7日是我们参军五十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的几百名战友云集博山,开会庆祝,欢声笑语,欢聚一堂。为庆祝此会我特创作了《襄渝情怀》瓷盘画,为大会助兴,纪念我们参军五十年,献给当年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们!
它唤起了战友们对那个年代的往事回忆,我们把自己宝贵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铁路建设,留下了我们永远的自豪和骄傲。
侯本文创作于年初
《襄渝情怀》在年第四十五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评比中荣获《银奖》
《雪路》创作谈
嫩江一漠河(古莲台)铁路全线长公里,从年、年、年分三期建设,于年8月全线贯通。
大兴安岭地区有万公顷森林,7亿多立方木材,是当时国家急需的物资,经中央、国务院批准由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城任总指挥,铁道兵三、六、九师参加会战,抢修《嫩江一漠河》铁路。
全线除经过山岭地段及傍山临河地段较为陡峻,其余较为平坦,沿线沼泽、洼地、地下水、冰丘、冰堆众多,全年最高气温35度,最低气温47度,无霜期80一90天,被称为高原“禁区”。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铁道兵战士夏天冒着35度以上的高温和牛虻、蚊虫、小咬的叮咬,冬天冒着零下47度以下的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用生命、鲜血、汗水,建成了这条“雪路”,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艰巨任务。
01:20
年5月下旬,战友们五人去漠河旅游,乘座在这条铁路上,列车行驶在这遮天盖日的茫茫林海中,夏日的北国,百花盛开,蓝天碧水,风光秀丽怎不叫人触景生情,当年战友们浴血奋战,换来了我们祖国繁荣强大的今天,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高兴,归来后,我要把这段铁兵情缘,美丽的北国漠河之行,展现在瓷画中。先后创作了“春韵”“春回大兴安”“雪路”等作品。
《雪路》作品在年山东省第四十三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中获《铜奖》
《雪韵》
《缙云仙境》创作有感
中华始祖黄帝祠在缙云,这里风景秀丽,山清水秀,云雾飘渺,翠竹遍地,黄帝祠就座落在青山秀水之中。这里仙山、仙水、仙故亊甚多,仙人石高米,传说黄帝登上此石后成仙。
这里是中华风景影视基地,是联合国公布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江水清澈、白墙黛瓦、滿目翠绿、鸟语花香。春秀、夏幽、秋艳、冬韵,人杰地灵,是中华大美之地!这里还有我众多的铁道兵老战友,老战友们的热情接待让我们非常感动。
归来后,我要把缙云美丽的仙境,雁荡山的奇秀,浓缩在瓷画中。经过反复构思修改,把缙云主景仙人石、山村、河流、树木,再现于瓷画中。雁荡山的奇秀雄伟,展现于瓷盘中。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年江西会战友爬庐山归来后创作
《情系襄渝》瓷盘是庆祝参军五十周年《难忘军旅情》回忆录封面。
《情系襄渝线》
襄渝铁路线:由湖北襄樊市均县起点至重庆达县,全长.6公里,由铁道兵西南指挥部指挥,全线铁道兵八个师,三个独立团,学生、民工等八十多万人参加修建。全线桥梁座,隧道条。
在70年代初,铁道兵部队在“难于上青天”的秦巴大山深处,用简陋的机械装备,在自然条件极差,非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拼命大干、流血流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军民并肩携手作战,修通了通往西南的这条铁路大动脉。
五十年后,祖国强劲崛起飞速发展,全国铁路已经成网,我们战友们当年的付出,愿望得以实现。这条铁路线象一座丰碑永远留在了美丽的万水千山之间!
《襄渝铁路》它也永远留在了我们参加大会战的军民心中。
年侯本文创作于博山双山
《铁道兵志在四方》
01:44
《铁道兵志在四方》
逢山开路凿山洞,遇水架桥铺彩虹。
千山万水铁路通,我是当年铁道兵。
《难忘成昆》铁路线
不怕艰难流血汗,铁兵抢修成昆线。
千座桥梁我们建,双手凿通万重山。
在年第四十三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评比中荣获《铜奖》
01:17
成昆铁路简介:四川成都市至云南昆明市,全线长.3公里,年开工,年通车。由铁道兵一、五、七、八、十师及汽车团等,30万人参加建设。平均1、7公里一座大、中桥梁,2、5公里一条隧道,桥梁隧道.7公里,地质极为复杂,工程十分艰巨,经过英勇奋战胜利通车。
《情系襄渝》铁路线
万水千山襄渝线,桥隧相连一线天。
惊世工程谁造就,当年铁兵英雄汉。
在年笫四十三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评比中荣获《铜奖》
01:20
襄渝铁路简介:湖北襄樊市至重庆市达县,全线长.6公里,年开工,年通车。由铁道兵一、十三、十、十一、二、八、六、七师及汽车团、机械团,学生、民工等,80多万人参加建设,全线桥梁座,隧道条。铁路修建在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秦巴山脉里,自然条件极差,物资缺乏,没有公路没有电,前期工作主要是人挑肩扛施工,工程艰难,生活艰苦,军民并肩携手奋战,完成了任务。
《青一藏天路》铁路线
雪域高原出彩虹,青藏铁路全线通。
喜乘列车去旅行,我是当年铁道兵。
在年第四十三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中荣获《铜奖》
01:20
青藏铁路简介: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拉萨市,全长公里,第一期工程:西宁一格尔木。年至年通车。由西宁铁路局、兰州铁路局铁道兵十师、七师分段施工,年至年铁十师修哈尔盖一莲湖段,铁七师修莲湖一南山口段,有汽车团、机械团等共6、2万人参加修路。(年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路工程局)。
第二期工程:格尔木一拉萨,全线长公里,由铁道部中铁工程局一、二、三、四、五、十一局(三公司)、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三公司)等单位修建。克服各种困难工程艰巨、艰苦、艰难,完成了“天路”修到拉萨的梦想。
01:03
《当兵的地方》
年2月4日一20日,世界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颠峰盛会,将为我国的冰雪体育运动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年我正在河北、承德、张家口、北京、延庆等地旅游,听到将在北京举办“冬奥会”,地点就选在这几个地方,心中十分高兴!北京、河北是我们五十年前当兵的地方。
五十年前我们部队正在抢修“京一通”铁路,那时冬天特别冷,看到颐和园,景山公园,护城河、北京的各公园湖面都是滑冰场,还有河北承德的湖面,冰厚有1米左右,在冰面上就有穿红绿衣服,脚穿冰刀鞋的滑雪健儿,像燕子一样飞翔,真美!
看现在变化多么大呀!国富民强,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幸福,全民健身,冬奥会更增加了全民的冰雪运动,现在新建的体育设置场馆,和当年比天差地别!祝愿我国人民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一定会成为冰雪运动的强国。
瓷瓶题字:《当兵的地方》那年从戎事难忘,艰难困苦斗志旺,关外忙着筑工事,关内抢修铁路忙。国富民强今巨变,山河旧貌换新装,全民喜迎冬奥会,誓为祖国争辉煌。
《当兵的地方》年,侯本文从北京、河北归来后创作、撰文。
《山乡雪霁》此瓶在年第四十一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评比中荣获《铜奖》
《铁道兵》
逢山开路凿山洞,遇水架桥铺彩虹。
东西南北铁路通,我是当年铁道兵。
01:35
《四》坚持学习走自己的路圆自己的梦
《迎客松》
如伞似盖峻秀松,挺拔舒展在山中。
笑迎天下来访客,不分春夏与秋冬。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干任何事情只有通过艰辛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取得收获和成果,在艺术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因为我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我的绘画艺术之路也很艰辛,但是我闲暇之余,认真学习,勤学苦练,反复推敲,展览刊物上的件件作品。仔细研究分折经典作品,认真构思自己的画稿,取长补短。提高了自己的技艺与创新的思路,也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自己认为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继承发扬研究悠久的陶瓷文化艺术,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自己追求的艺术梦想。
(作品、撰文、照片、视频本文原作)
年2月15日于博山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