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病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东汉顺帝时期年间,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教”,也就是后世演变而成的“天师道”,这是本土道教在一个重大发展,不仅将道家"的"道"生命化,更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张道陵由此也被后人尊称为“张天师”,其后经历近年的时间,四川蜀地也成为了道教特别发达的地区,青羊宫、峨眉山、青城山这些地方暂且不说,今天要说的便是位于四川眉山蟆颐山的蟆颐观,不看这个地方现在没什么名气,但是在唐代的时候,它可是蜀地三大道观之一,无数文人墨客都曾争相歌咏,其名气丝毫不比峨眉山差。
蟆颐山其本无山名,不过因为其形似蛤蟆之下颌,也就是蛤蟆的下巴,因此当地人大多都称其为“蟆颐山”,或者是“莫颐山”,至于上面的道观也就被大家称之为“蟆颐观”,其始建年代不详,有说是南北朝时期,有说是唐开元年间,但不管怎么样,这里都有近年的历史了,而实际上蟆颐观本叫“重瞳观”,供奉的是“四目仙翁”,四目为重瞳故得名,而这个“四目仙翁”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当地盛传“四目仙翁”即陆修静,东晋南朝人,为道教清派宗师,在蟆颐观三清殿“仙翁洞”中编纂了第一部道教经书总目《三洞经书目录》,因有四个瞳仁,故名为“四目仙翁”,而蟆颐观也有“蜀中道教圣地”的美誉,其实在山西永乐宫壁画上的玉皇大帝像前,其实也有一个四目仙翁像,不知道两者是否有关系。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唐代的时候,这里的香火鼎盛,里面的道士多达余人,各类房屋建筑余间,是当时四川三大道观之一,一度与峨眉山比肩。
在当地广为流传的还有“四目仙翁收徒赠弹弓”的故事,这个徒弟就是张仙张远宵,擅“打弹术”,在四川蜀地,张仙是一个保护小孩子、求子的神仙,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起另外一个人,北宋散文家苏洵就曾因为这个“早年无子”而来到蟆颐观求子,后便得苏轼和苏辙两子,而苏轼、苏辙两兄弟因为这个缘故,其小时候时常会来到蟆颐观赏游玩、吟诗作赋,这里可以说满满的都是他们的回忆,更何况当年苏轼还有一个叔叔就在蟆颐观当道士。
蟆颐观的众多景观也是跟这三苏有关,蟆颐观中多古树,其以银杏树为多,而当年苏洵求子成功后,便在蟆颐观太岁殿前所种两棵银杏树,现在观中还有一座“苏洵手植树”石碑,而后道人便在树上挂了一盏“天灯”,保佑平安如意,时至今日,这种挂灯习俗在蟆颐观还存在着,“神灯夜游”便是“蟆颐八景”之一。而在观中还有一处“老人泉”,其泉水说是与三苏老屋的井水相连,不知道这跟苏老泉这个外号有没有关系,当然,现在也只是徒留石阶满青苔。
而有趣的是,“四目仙翁”陆修静大明五年(年)来到庐山太虚观修道,而几百年后,苏轼元丰七年(年)来到庐山游赏后,其后不仅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还有“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这里的“陆道士”当然不可能是陆修静本人,但是蟆颐八景却有个“虎滩钓鱼”,由此可见,蟆颐观和四目仙翁陆修静对于苏轼的影响了。
时值秋季,此时来蟆颐观恰好,登蟆颐山高处,看太岁殿前银杏成金,嗅慈航殿前桂花飘香,听老人泉声奔涌不歇,望滔滔岷江浩浩南去,品深山古观千年古韵,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不过可惜的是,蟆颐观中的龙潭金钟已在上世纪年代被人取走,“雪蜘蛛钓金钟”这一景点已不存,而古蟆颐八景之一的“江乡夜月”也满是高楼霓虹,不复当年风采,只有这“蟆颐晚照”,在夕阳西下渔歌唱晚时,倒还可以重见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