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西庐山为何会成为避暑胜地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223398.html

代庐山避暑地开发及其影响潮青年:在炎热的夏日,广袤的国土之上向来不缺乏凉爽的山岳,但并非所有凉爽的山都能成为避暑胜地,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元素、能扬名天下、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的避暑名山,无非就是那几座,江西九江的庐山就是其中的一座,只是在李白发出“飞流直下三千尺”、苏东坡道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庐山仍然还不是“避暑胜地”,因为还缺少一些旅游地理动作。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而不少人只知庐山不知九江,九江是江西的北大门,对于被众山环抱的江西来说,九江是江西对外交流的极佳通道;九江是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多次成为郡州府的治所;秦国统一天下后,在原来六国故地都施行郡县制,其中有个叫“九江”的郡,只不过那时的九江郡并非等于今天的九江,其治所在安徽寿春,九江郡的主体在今安徽江淮一带,隋朝的九江郡才大概契合长江南岸的九江。

九江长江大桥

自汉以后,今天九江的称谓总是在变化,浔阳、浔水、柴桑、寻阳、江州等都有用过,直到南北朝后隋统一中国,江州郡被改为了九江郡,此时的九江郡已经与今天的九江相契合了;唐时废郡复州,就有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明灭元后,把江州路改为九江府,至此,作为现代名称的“九江”才正式确定,一直到现在。

庐山山麓的九江城

比起九江曾经的名称多变化,九江城南的庐山在文人墨客的伶牙俐齿和诗词佳作中,其名气始终未变,这就使得壑谷、岩洞、瀑布、溪涧随处可见的庐山,虽然不乏壮观、奇秀的地形地貌,但是它的历史人文更占上风,庐山从来就不缺故事。

庐山从哪里来

九江是一座依山抱江湖的城市,境内有大江湖、多山地丘陵,素有“三水四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九江的地理条件在江西省中可以说是*金到极致了,但九江长时间以来在声望上,远不如城区南边的庐山,你可能不知道九江,但一定知道庐山,这就是很直观的表现,今天的庐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拥有90多座山峰,海拔最高的是汉阳峰为米,在泛江南地区,已经算高山了。

司马迁是第一个把这座山以“庐山”之名写进史书的,他在《史记》中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而孙放则是最早描写庐山和周围地理环境的人,他在《庐山赋》中写道“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持平敝之原”;当然庐山还有别称,这些别称在其他古书中也有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被记载以前的数万年,庐山就已经屹立在这里了。

地垒式断块山的形成

距今约1.45亿-万年、长达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是地球温暖、干旱期,地壳运动、海陆变迁十分剧烈,从初期合为一体的冈瓦纳大陆,到后来南美洲、南极洲、澳大利亚相继脱离非洲,南、北大西洋出现,特提斯海使欧亚大陆与非洲分开,频繁的板块运动形成了众多海底山脉,海平面随之上升,也正是这个时期,九江出现了地垒式断块山的雏形。

距今约万-万年的新生代古近纪和新近纪,地球的海侵范围逐渐缩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壳运动)奠定了众多山系的雏型,这个时候地垒式断块山由雏形成为真正的地垒式断块山,即庐山正式形成了,新近纪发生了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初步塑造了地垒式断块山的形态。

庐山冰斗群

等到第四纪,板块运动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候的地球开启了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地质研究结果显示,从新近纪开始,一直到第四纪大冰期,庐山经历过4次冰期,冰川的刨蚀作用在地垒式断块山的山体上,塑造了一系列冰蚀地貌景观,如刃脊、冰斗、冰窖、U形谷、角峰,庐山山体的初步地貌被塑造。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庐山,经过了数千万年才形成,从地垒式断块山的雏形出现,到真正的地垒式断块山的形成,再到山体地貌的被塑造,不仅是地球内力作用下的板块运动,也不仅是冰川运动时冰川的刨蚀,还有后来一两万年的流水侵蚀。

庐山在距今一万年以来,降水十分丰沛,现今的庐山一年中近天为雨天,年平均降水量多毫米,流水的强烈侵蚀不仅改造了地垒式断块山原有的构造地貌,还改造了冰川刨蚀后的冰蚀地貌,比较明显的就是刃脊变成了奇峰巉岩、U形谷成了新的峰谷或峡谷,庐山上断崖、峭壁出现,在丰富的水系加持下,瀑布也随之形成。

板块运动产生庐山,冰川运动塑造庐山地貌,水体运动改造冰川地貌,三大运动下来,庐山才有今天的面貌,才有诗词大家作品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文人墨客为何偏爱庐山

在文人墨客书写庐山之前,庐山传说是修道求仙之山,匡俗(一说为匡裕)先生在这里得道成仙,庐山因此得名匡山,也称匡庐,宋时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讳,遂而改为“庐山”。修道求仙之事自然是无法考证的传说,但庐山进入文人墨客的眼球,确切时期应该晋朝之后,原因无他,西晋之后中原大地及北方处在十六国、北朝更迭的战乱中,第一次“衣冠南渡”发生,江州(今九江)作为“吴头楚尾”的战略要地,自然是南迁人士的最初落脚地区之一。

此后,还有几次北人南迁,九江依然成为人们最初的落脚地之一,或者作为中转站。晋时南迁到江州的,不仅有士人,还有佛教的高僧大德,庐山山麓清幽的环境,无疑是他们最偏爱的地方了,从西林寺肇基,到东林寺慧远开创净土宗,及至南朝梁,庐山山麓已经是禅林广布了,慢慢的庐山就逐渐被人们重视了。

《浔阳送别图卷》(局部)

在古代,水路是十分便捷的交通方式,大运河修成之前,从中原地区到岭南,最好的路程是南阳盆地-汉江-长江-湘江-灵渠-漓江-西江;大运河修成后又多了一条前往岭南的好路程,即大运河-长江-鄱阳湖-赣江-梅关-北江。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沿长江的城池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南下北上、西来东往,九江正位于十字路口之上,地理位置如此优越,成了人流中转站,迁客骚人自然能在此汇集,随后才走向不同的方向,五代之后的九江已经不是白居易诗中的“终岁不闻丝竹声”了。

综合上面的原因,庐山不被文人墨客偏爱就说不过去了,或许不是真心偏爱,但经过九江想必也希望留下自己的作品吧,从本身就是浔阳人的陶渊明,到南朝梁昭明太子,到唐时的李白、白居易,到宋时的苏轼、王安石、周敦颐、*庭坚、陆游、朱熹,再到近现代的康有为、胡适、郭沫若,总共有余位文人墨客登临庐山,并留下多首诗词歌赋。

《虎溪三笑图》(局部)

庐山的特质,让道教痕迹密布,让禅林遍布山麓,让文学巨匠喜爱,相信看过宋朝《虎溪三笑图》的人,对陶渊明、慧远、陆修静相聚庐山的画面并不陌生,这象征着儒、佛、道三家在庐山和睦相处,这背后都有庐山的数次“升级”,从宗教名山到旅游胜地,庐山算是历经了六次“升级”。

庐山的“升级”

奇秀是庐山固有的姿态,它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庐山从奇秀的自然景观延伸出了宗教名山、文化名山、教育名山、避暑名山、*治名山,再到普通大众都能够游览的旅游胜地,庐山经历了六次“升级”。

庐山的第一次“升级”,升级成了宗教名山,因为奇秀的样貌和清幽的环境,传说中的匡俗在庐山修道求仙,庐山首次出现的宗教元素,此后张道陵、陆修静也曾在庐山修道。东晋的庐山山麓,出现了第一个佛寺西林寺,随后,慧远创立东林寺,并开宗立说,东林寺成为了净土宗的发源地;到了南朝梁,庐山成了汉传佛教中心之一。

文人墨客的伶牙俐齿和诗词佳作,促成了庐山第二次“升级”,东晋末期的陶渊明以庐山为背景,创作了不少诗篇,到唐至宋,诗人和词人的名篇,让描写庐山的诗词扬名天下,庐山由此升级为文化名山。

公元10世纪中叶,南唐在京城之外的庐山山麓设立了“庐山国学”(*国学),这是我国历史上在京城之外设立的唯一国学,也意味着庐山开始了第三次“升级”,奠定了庐山成为古代教育名山的基础;南宋时期,朱熹在原“庐山国学”处重建书院,名为*洞书院,是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其办学模式被后世所效仿。

从名山到避暑胜地

庐山以避暑胜地的身份出现是晚近的事,这也是庐山的又一次“升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府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不久后与江西布*使订立《九江租地约》,九江正式开埠,也意味着西方传教士即将涌入九江城南的庐山。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初上庐山,就对庐山恋恋不忘,19世纪末,他“大方”地花了两白银租借庐山上长冲河山谷的亩地皮,大方到相当于白拿地,把英国的圈地传统带上了庐山。

庐山上的长冲河山谷海拔千米,李德立认为庐山的地理条件与大不列颠岛相差无几,此处的地形、地质、地貌和潮湿、多云的气候符合他的要求,他将按照旅游地理的规则开发这里,作为避暑之地,把这里取名为“cooling”,这里就是今天庐山上的牯岭,这是庐山的第四次“升级”。在李德立的操作下,英、美、俄、法国的牧师、商人,纷纷来到已经初步开发的庐山牯岭,他们有的买下已建好的别墅,有的买了新的土地建屋,目的只有“避暑”。

西式别墅就像蘑菇一样在庐山牯岭“长”出来了,到了20世纪20年代,庐山牯岭已经遍布了风格各异的别墅,数量达多幢,据不完全统计,牯岭的别墅中,中式幢、美式幢、英式幢、德式17幢、瑞典式12幢、日式11幢、法式7幢、芬兰式3幢、挪威式3幢,而其余的是多种建筑风格融合,这其中名人的别墅就多达多幢。

要成为一个避暑胜地,气候适宜、风景优美、底蕴深厚只是基础,如果基础设施不完备,无法满足人们在旅行、休养、度假中的日常起居需求,只能成为观光旅游地了,清凉的山要成为避暑胜地,还隔着完备的基础设施,庐山之所以能成为避暑胜地,关键就在于基础设施。

从李德立经营庐山开始,注定了牯岭成为庐山的服务中心,这里具备了道路、教堂、银行、商店、学校、医院、市*,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许许多多的山岳由于没有如此完备的基础设施,登上了之后无法长时间停留,庐山成为避暑胜地的关键就是完备的基础设施,还有如莫干山、鸡公山等避暑胜地,也可以说明这道理。

庐山上的城镇

在开发庐山牯岭之前先出现《牯岭约法》,而后成立的牯岭公司根据《牯岭约法》,对牯岭进行经营管理,他们出售土地,征收捐税,派设警察,进行市*建设。庐山成为避暑胜地,基础是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要把这基础条件转化为附加值极高的避暑胜地,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就能达到这目的,而旅游开发的前提是顺应既有的地理条件。

牯岭公司依据《牯岭约法》,顺应牯岭既有的地理条件,依照牯岭的地形和水系对即将开发的避暑胜地规划、建设了纵横交错的道路,沿道路植树、立路灯,沿溪流种植树木,而且还规定了在3.7亩的标准地块上只能建一幢别墅,使牯岭的别墅密度保持在15%以下,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相符合。

多年之后,牯岭成了闻名于海内外的“云中山城”,来到这里居住的不仅是传教士和商人了,还有文人雅士和*治人物,20世纪中叶之前,牯岭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国民*府的“夏都”,每到夏季,民国的*府官员和外国公使会云集牯岭。年元旦之时,中国*府正式接收了牯岭避暑地,年两*在这里谈判,促成了全民族抗日,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中国战场;在解放后的历史岁月中,庐山牯岭曾经举行多次会议。这时候的庐山,完成了第五次“升级”,庐山成了*治名山。

庐山下的江湖,给庐山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汽,它们要么成云致雨,要么成雾,让庐山上时常云雾缥缈,让牯岭时常被云雾环绕,从长冲河山谷,到避暑地,再到牯岭成为“云中山城”,今天的牯岭是庐山上的一个城镇了,其规模已经远大于李德立经营时的牯岭了。牯岭镇三面环山,一侧面临峡谷,主街上商店鳞次栉比,足以满足游人各项需求,与庐山下的城镇所发挥的功能相差无疑,更何况牯岭镇是美丽、别致的、公园式的城镇,比山下的城镇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庐山的第六次“升级”,平民百姓都可以到这里一览它的风光、聆听它的旧事。

庐山的自然风光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但庐山更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它的故事,从板块运动形成断块山、冰川和水体运动塑造山体地貌,到儒释道相聚庐山、文人雅士赞颂庐山,再到牯岭成为避暑胜地,庐山的每一次“升级”都伴随着一系列的故事,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历史,这些故事都记录在奇秀的山石、灵动的草木、风格迥异的别墅上,通过文人雅士的伶牙俐齿和诗词佳作就扬名天下,如此的避暑胜地,谁人不识!

参考资料:

《庐山地理调查》,作者:张根寿、林爱文《庐山第四纪环境演变和地貌发育问题》,作者:李吉均、张林源、邓养鑫《宫亭庙传说: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作者:魏斌《明清时期庐山开发及其生态环境的变化》,作者:龚志强、刘正刚《庐山和庐山诗》,作者:王文生《试析庐山诗词丰富的成因》,作者:胡迎建《庐山历代诗词中的地理认知研究》,作者:许源《庐山旅游近代化研究(—)》,作者:祝顺保《近代庐山避暑地开发及其影响》,作者:龚志强、江小蓉《近现代(~)庐山旅游开发与牯岭城市化》,作者:龚志强、江小蓉《到庐山看别墅》,作者:方方《会讲故事的庐山老别墅》,作者:贺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