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理,即佛学之义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念佛、参禅所悟的道理。翻开我国古代诗歌史,就有不少蕴含禅理的名篇佳作。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时,就写过极具禅理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后来王维还有了“诗佛”之称。而此类蕴含禅理的诗,也就是禅诗。在古代众多诗人间,除了王维,宋代的苏轼也是一个写禅诗的妙手。
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以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都是禅诗中的杰出作品。说到苏轼,我们都知道他在青年时期,就踌躇满志,一心想要从*报国。
可惜命运多舛,苏轼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贬谪的凄凉境地。但也正是长期贬谪的生活,让苏轼得以逐渐参透人生禅理,形成豁达乐观的心性。《观潮》便是苏轼在临终前,听闻小儿子苏过即将赴任中山府通判,写给他的一首蕴含禅理的诗。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读懂后却具体佛家所说的让人醍醐灌顶的艺术效果。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首先,诗的前两句“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即庐山上美丽的烟雨和钱塘江壮观的潮汐,都是值得前去观赏一番的。倘若未能前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那么会遗憾终生的。单从字面意思来看,苏轼对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慕名已久。但是我们又都知道这两个地方,苏轼其实早就前往观赏过。
不然也就不会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及《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了。所以对于苏轼来说,自然不会出现“未至千般恨不消”的情况,也就不止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了。然后,诗的后两句“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即后来我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得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如果也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它像极了我们如今去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的感受。没去之前,心中百般欢喜,千般期待,去了之后,却发现名不副实。但苏轼这首诗的本质是以禅理入诗,所以我们就要深挖其具有的禅理。其实,苏轼这首诗演化自宋代吉州(今属江西)青山惟*禅师的上堂法语:“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即在苏轼看来,无论是听闻还是初次亲历,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都只是风景罢了。但只要“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了事物的表面,而去观察它的内在,且有所感悟,直至进入禅的意境中,便会发现庐山的烟雨还是那么美丽,钱塘江的潮汐还是那么壮观。这个时候便是惟*禅师所说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了。
当然,对于苏轼来说,他之所以能够禅悟出“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主要是因为他一生宦海沉浮,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太多坎坷,能世事有了很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也知道要放弃的是什么。山或水看在眼里的同时,其内涵便已经显现出来了。而对于我们来说,它无疑具有启迪人生的作用。所以说苏轼临终前写下一首诗,短短4句却蕴含禅理,让人醍醐灌顶。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