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常自称游于物外,不游于物之内,并以之自喜。纵心物外,不为物所拘泥,故而能看得更通彻,并能得物理之妙,于是无所往而不乐。及至苏轼到了庐山之中,一身渺渺,居于巍峨绵延的群山之间,所见无非是山。一座山,无论站在哪个位置,只能看到山的一面。换一个方位,所见山的形态也不一样。因为物理局限,不能立于其外而观之,于是眩乱反复,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有所感悟,而题下这首诗。
可惜宋代没有缆车和直升机,不然使苏轼在其上,一览众山小,并不会陷入在山间的眩乱。如果那样,苏轼的这首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诗,也就不会有了。没有那首诗,倒也没什么,最可惜的是会减少许多游山的趣味。比如今天,坐着缆车,一会功夫就把山看遍了。也只是走马观花一般,不能得到山的妙处,也不会剩下许多乐趣。
这首诗通过山势的回转变化之奇以说理,既写出了山形之妙,寓理其中,不但不枯燥,反而妙而有趣。前两句则是所见,后两句则是所悟。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话语,只有从苏轼那样,有着物外、物内概念的哲人口中所能道出,他人断是想不到这一层。比如杨万里就不及苏轼,他只能说出: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