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苏轼庐山诗谈学佛三境界重楼逾陀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http://baidianfeng.39.net/
少儿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pf.39.net/bdfyy/jdsb/160827/4946592.html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首传颂千古赞美佛陀的诗句,是出自宋朝诗人学士苏轼的手笔。苏轼可说是中国古代文人之中,受佛教影响甚深的一位。苏轼一生宦海浮沉,飘泊无定,人生体验极丰。他写诗写词无数,其诗文多反映出人生哲理的深广层面,其中亦不乏谈到佛教的内容。

苏轼在49岁那年()游庐山,并写了几首非常著名的绝诗。庐山是中国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古今游人墨客写诗赞美庐山的,真箇是多不胜数,但只有东坡这几首诗流传最广。庐山景色千变万化,多重面貌,东坡诗由客观的庐山景色,推广出多重意境,令人读来回味无穷。而这些诗句所表达豁达的人生哲理之外,更能表达出佛家的旨趣。

佛教自印度流传至中国,古往今来,学道之人均欲了解其入路与阶梯,使可以依循而行、拾级而上。印度佛教所传来的学道阶位说法不一,由原始佛教的四果四向,乃至大乘佛教的菩萨阶位有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等等。但到了禅宗流传之后,由印度传来的繁琐阶位说法已被简约为三个阶段。

其中代表,为《五灯会元》卷十七记载青原禅师所述: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我们现借苏轼的三首庐山诗,来说明学佛的三个阶段。第一首是〈题西林壁〉,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初接触佛教时,简直被佛教中的不同的派别、不同的经教、不同的思想体系,弄得糊里糊涂。尤其是现代的佛教徒,面对着不同地域的佛教系统,如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又有不同国家特色的佛教,如中国佛教、日本佛教、韩国佛教、泰国佛教;此外,更有不同的派系,如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唯识宗、密宗等等。

而不同的法师又有不同的说法、各自的主张。初学者似乎是入了佛教之门,但看到佛教中的种种现象,却又不能认识佛学之真面目。很多人学佛多年,仍然有着这样的情况。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真正的佛教呢?苏轼这首诗一方面反映出初学佛者的情况,另一方面亦说出了其中的道理,就是若要清楚认识事物的真相,是不能从主观层面中认识的,一定要跳出主观的不同层面,从客观上去理解,方能掌握其真面目的。

苏轼庐山诗之第二首《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行者努力学佛一段时间后,开始感觉到佛法的好处,得到佛法的熏陶,体会到佛菩萨的旨意,明白到佛经中所说的「一切微妙言词,皆是佛法」,顺手拈来,无非佛法,触目皆是道。于是悟得溪声流水便是如来说法、山河大地亦如清净法身,夜来体验无数八万四千的法门,皆可以教化众生。与禅师所说的「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有异曲同工之旨意。但到这个时候,虽然有所体验,又如何能向其他的求道者说过明白呢?正有不知从何说起之叹。因此有禅师便譬喻这种情况为「哑子吃蜜」。

苏轼庐山诗之第三首〈瀑布亭〉: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的烟雨与浙江钱塘江潮水,是古来最具名声的旅游必到的景点。于是旅客未去之时便百般盼望、千般牵挂,以期前往一览风光胜景。但当去过之后,便会觉得:庐山烟雨浙江潮不外还是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的前二句亦可譬喻求道者在未悟道前,总是受到烦恼之缠绕,于是以有所得心来追求正道,并幻想期待着悟境后的种种风光,这不外是妄执而已。诗的第三句便说明直正到达了悟道的境界之后,便会知道其实境界还不外如是。以前总以为有一个清净的理想境界可以去安住,悟后便发觉世间本来就是这样,根本并非世间之外有另外一个出世间,世间就是出世间,以前无谓的追求至此方能歇息。这首诗的第四句虽与第一句相同,但却是指出行者悟后的体验,虽同是一境,心却已不同,因此与第一句所表现的意义自是各异了。

龙树菩萨在《中论》观涅槃品第廿五说:「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便名为涅槃。」不执受取着种种因缘,离烦恼执取,便称之为涅槃,并非另外有一个境界叫做「涅槃」,亦非有一个「究竟」的果位可得到的。到达这个境地,便明白到世间就是出世间,一切佛法,当下现成,毫无缺乏。如此便得大自在,逍遥人生矣。

苏轼的禅理诗词甚多,这里只略举三首,试以符应学佛悟道之三阶段。至于其余诗词之佛门哲理内容,有待大家有兴趣者继续研习发挥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