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游览庐山,写下一首经典的哲理诗,寄至 [复制链接]

1#
盖百霖价格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349007.html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在经历了百余天的牢房之灾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生活困顿,有段时间情绪也非常低落,直到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年)才离开黄州,迁往汝州。黄州四年多的贬谪生活,是苏轼一生的低谷,对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虽然苏轼一向秉承乐观的心态,但在这段时期里,也禁不住对人生的怀疑。

从黄州到汝州,看似无关紧要的调动,实则对苏轼的意义是重大的,这说明朝廷对他的态度已经有了松动,想要重新启用苏轼,苏轼自然知道其中的意义,虽然此时的苏轼已经有了荣辱不惊的心态,但接到这样的凋令,心情难免会舒适多了。在前往汝州经过九江地区时,苏轼和友人参寥子一起游览了庐山,庐山奇幻的山水引发了苏轼的壮怀逸兴,于是他写下了不少关于庐山的诗词,《题西林壁》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流传极广的一首千古佳作。

《题西林壁》既是一首别具特点的风景图,又是一首饱含哲理的哲理诗,苏轼巧妙地借助庐山的特点,表现了对人生一些事物的看法,直到今天,仍然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宋代以前的大部分诗歌,是“歌以言志”、“歌以言情”的,尤其是在唐代,几乎每个文人都能写诗,众多的诗人贡献了众多优美的千古佳作,而且很多方面都写出了诗歌中的“天花板”,让后人很难再超越,所以唐代以后的宋代,诗歌必须求变,于是宋代诗歌渐渐呈现出了“歌以言理”的特点,这是宋代诗人们在诗歌中开辟出的另一条道路,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堪称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别有一番新天地。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首二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很简单,是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庐山,可以得到不同的观感,有时候,你看到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岭,有时候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的山峰,这是由于你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这里表现了庐山风景的千姿百态,虽然没有特写某个景物,但却将庐山瑰丽多姿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以景说理,充满了哲学的味道。诗人说,为什么人们不能辨认清楚庐山的真正面目呢?只是因为我们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便不能开阔,不能从全局去观察它,因此看到的总是庐山的某个局部,这必然会导致片面的结论。

苏轼这两句诗,意境浑然托出,真是奇思妙想的神句,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充满了回味,这已经不仅仅只是游山玩水了,而是将人生的认识巧妙地融入其中,只因身在其中,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真面目,游山如此,观察事物亦是如此,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会带有片面性;倘若要将事物的全貌认识清楚,必须站在全局角度,超越狭小的眼界。

《题西林壁》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庐山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感受生活真理的哲理性作品,苏轼的认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属于真理之列,因此这首诗,在描写庐山特点之外,还有一种启发人心智的哲理性,故而显得格外蕴藉含蓄,让人百读不厌,无疑,这首诗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